台湾传统建筑的“大陆印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黄扬

日期:2022-11-26 10:06:05

字号

  清代嘉庆元年(1796年),台湾淡水,工匠们正修建一座主祀妈祖的福佑宫。工程已近尾声,一旦落成,工匠散去,人们很难再得知建筑出自谁人之手。然而,一位来自福建惠安的石匠打破惯例,在前殿牌楼石垛的顶垛上悄悄留下落款。


  1996年,台湾传统建筑研究专家李乾朗在淡水福佑宫实测时,发现了这个罕见的落款:“惠邑石匠陈柄檨”。这个有籍贯、姓名、职业的落款,成为追踪台湾工艺发展史的重要线索,也证实两岸传统建筑技艺不可分割的联系。


  “古建筑表达了人的生存生活之道,牵动历史、社会、艺术与人的情感,涉及文化极庞杂。”李乾朗说。


  如今,福佑宫依然立于淡水老街,紧临淡水河,远眺观音山。这座泉州风格的古建筑,格局为两殿(正殿、三川殿)两廊式,三川殿后设有一亭。大量繁复精彩的石雕、砖雕是整座庙宇的精华,两块“尺二砖”雕出当时人们期盼的生活目标,是福佑宫最具特色的砖雕。


  根据李乾朗的研究,清朝时期,台湾各地新建宅第或寺庙,主人或倡建者会派人回闽粤故乡聘请良匠。因此,清朝留存至今的台湾传统建筑可见明显闽粤风格。


  台湾著名建筑学家夏铸九介绍,台湾建筑深受大陆影响,清朝时建造民居或寺庙,除从大陆延请工匠,主要建材如石头、杉木、红砖、瓦片及漆料也多用船从闽南或粤东运来,当时这样的运输方式叫“压舱”,形成台湾建筑的移植现象。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台北艋舺龙山寺印证了建筑学家的说法。这座中国古典三进四合院的宫殿式建筑,是台湾第一座出现轿顶式钟鼓楼与铜铸龙柱的庙宇。它是台北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最初的捐赠者以泉州移民为主,经多次改建,现貌仍出自清末民初泉州惠安名匠王益顺的设计。夏铸九说,台湾众多庙宇都有明显的中华文化印记。“这些建筑,只看一眼,就很容易勾起两岸共同记忆”。


  李乾朗介绍,清朝闽粤匠师来台,使台湾建筑承接了与唐宋一脉相承的建筑传统木结构技术,许多细节、手法与宋李明仲《营造法式》所载相同。规模较大的宅第与寺庙采用木梁柱,利用榫卯结合,特别是瓜筒、吊筒及斗拱技巧,有效强化木构造建筑。这些建筑因匠派不同呈现多元风格,泉州匠派梁架疏朗,以鹿港龙山寺、艋舺龙山寺为代表;漳州匠派栋架饱满,如台北保安宫;潮州匠派雕琢细致,可见于台南三山国王庙。


  台湾传统民居源于大陆的风格更明显。位于台湾新北的芦洲李家是一座三进三落四合院,兴建于清末。不忘本源的李氏先祖聘请山西名建筑师来台,按中原合院建筑模式,融合在地风情,修建了这座祖宅,当地人称之为“中原厝”。院门匾额上写着三个大字“陇西堂”,道出李氏家族的渊源。


  据台湾文化学者林谷芳考证,过去移民到台湾的闽粤族群,建房总强调“起祖厝”,祖厝总须立“堂号”。林姓,一般叫“西河堂”;陈姓,叫“颍川堂”;郑姓,叫“荥阳堂”。堂号追溯的祖居地,往往都远在隋唐之前。


  “‘家国天下’是中国文明发展的一个基点,家族或宗族成为生命认同的重要标记。”林谷芳说,对历史的追溯,在文化凝聚、家族发展乃至个人认同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些遍布于宝岛的传统建筑,深深烙上中国传统文化印记,也印证了两岸割舍不断的情缘。正如夏铸九所言:“两岸的文化共鸣是历史积淀而成,消除不掉!”(据新华社台北电 参与采写:杨丁淼、陆华东)


责任编辑:顾书亮
服务热线:+86-29-87426369   海联在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0
关键词 >> 台湾传统建筑

相关推荐

24小時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2024 海联在线

陕ICP备19006396号-1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47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新浪微博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抖音短视频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视频号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