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 从多通多动到共享共融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刘圆圆

日期:2023-03-16 12:45:43

字号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加快协同效应,做到高质量发展?在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港澳的全国政协委员在聚焦大湾区发展时,不约而同地提到要加快推动区域内各类生产要素的便捷流动,实现“软硬联通”。


  “路”通 区域联动


  “国家在改革开放中有一条很成功的经验,‘要想富,先修路’,‘路’的意义,其实是打通联系,让整个区域联动起来。”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高升基金执行主席周春玲说,大湾区涉及粤港澳三地,需要“硬通软联”,打破一些不必要的障碍,才能加快融合发展。


  去年12月20日,“澳车北上”政策正式落地施行。全国政协常委,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副会长何润生在随后调研中发现,“澳车北上”与“横琴单牌车”政策系统不衔接、澳车车牌在粤方高速公路及停车场识别和支付困难等问题仍使两地间车辆往来不甚便利。对此,何润生建议,应尽快完善粤方高速公路及停车场支付系统设置,使“澳车北上”车牌能被识别,或参考“两地牌”的做法,允许“澳车北上”车辆在车身上同时悬挂两地区车牌号码。同时,扩大澳门居民申请内地高速ETC无感支付的通道,便捷“澳车北上”车主采用非现金的方式支付车辆过站收费,及缴纳广东省内有ETC卡支付停车场的费用。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副主席施维雄也在持续关注“澳车北上”的政策,他认为“车辆北上及南下”是实现高质量交流和融合的重要基础。对此,施维雄建议,开展大数据、云计算推演,对“港澳特区机动车进入内地全域”和“适时推动内地机动车进入港澳特区”做到范围精准、逐步推广及情况可控,保证政策的延续性。同时,在“交管12123”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内统一新设“车辆北上及南下”的全部功能,包括对车辆“北上”及“南下”的预约、审验和号牌业务;并对港澳特区、内地驾驶人分别开展线上培训,核发相应驾驶资质证照,同时完善驾驶人体检及紧急情况服务处置的各项标准。


  “人”通 聚集贤能


  “打造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先施有限公司主席林晓辉认为,粤港澳三地在高等教育学历互认、专业资格互认等方面,已经有多方面的协商和合作,但目前专业资格互认范围较小且数量不足。他建议粤港澳三地共同成立“专业资格互认协调局”,对接各地的专业行业组织,加快专业资格互认进程。同时,加快推动“学分银行”计划,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推动学分、学历、学位和技能等级互认互通。林晓辉还建议粤港澳三地政府与各知名企业合作,推出专项实习计划,让仍在修读专业学科的港本科生或准备考取专业资格的青年,提前了解各地行业的差异之处,为日后流动就业打下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杰庄建议,在拓展职业资格互认的同时,建立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采用单向认可、考试、备案等方式跨境便利执业。同时,优化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条件和适用范围,为各行各业境外高端紧缺人才来粤工作给予更加便利的个税补贴,并探索优秀人才直接免征机制。


  “在香港730万人中有近8%来自海外,可见香港的市场体制和生活习惯更国际化。”吴杰庄表示,可以将香港作为吸引国际人才的窗口和抓手,在香港为人才提供优质的国际化工作生活环境,先融入香港生活,并逐渐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潜移默化中促进国际人才主动投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法”通 促进经贸


  “2013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上海自贸区暂时调整实施部分法律规定,这对解决湾区实体法基础薄弱问题有重要启发。”全国政协委员,祈福集团副董事长孟丽红表示,鉴于在大湾区,内地、香港和澳门各自拥有不同的法律法规,应当根据最新的政策、理念和发展需要对已有的立法成果进行梳理,对不利于粤港澳协调发展的旧规定及时清理,促进三地规则有效衔接。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法律实施方面,比如培养精通大湾区法律的人才,政府各部门加强推动有关宣传、培训等。


  孟丽红建议,可以参考上海模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粤港澳大湾区在一定期限内暂时调整或者暂时停止适用法律的部分规定,给予大湾区,尤其是内地更自主的立法权限,如授予三地政府间可就大湾区建设过程中的交通、住房、环保、教育、医疗和投资等事务自行缔结行政协议和行使职权。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行政会议成员陈清霞表示,推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应当加强制度创新,进一步协调、解决大湾区征信体系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她建议,要成立大湾区“跨境征信法律专家委员会”,负责制订征信系统一体化方案。为大湾区征信系统一体化所需的法律制度,实现互动、互鉴、互通、互认提供咨询建议,必要时提案立法。也要统一制定大湾区信用数据跨境使用规范,压实持牌信用服务机构的主体责任。


  “香港的征信服务机构市场化起步早、程度高,由其牵头制订这方面的规范,为央行及大湾区统筹信用数据跨境合作提供赋能。”此外,陈清霞建议,要建立大湾区统一的信用行业联合会,研定、规划行业未来发展。“比如,在前海自贸区定期召开大湾区信用峰会,搭建三地政府、监管机构、行业协会、服务商和企业间的交流平台,对外传递大湾区社会信用一体化建设进展和成效。在具体增信方式上,三地加强个人非银行信用方面(例如纳税、缴纳社保、水电费记录等)的做法经验交流,提升大湾区增信服务的个性化和丰富度,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发展。”


责任编辑:张晨悦
服务热线:+86-29-87426369   海联在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0
关键词 >> 粤港澳大湾区

相关推荐

24小時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2024 海联在线

陕ICP备19006396号-1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47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新浪微博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抖音短视频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视频号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