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推出15条重点举措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日期:2023-08-08 16:45:55
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促进中国西部地区高水平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海关总署近日围绕畅通物流、助力开放、培育产业、优化环境四个方面发布15条重点举措(以下简称“15条”),更好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将为加速资源要素流通、优化沿线产业布局、服务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贡献力量。
政策聚焦“四个更好”
在近日海关总署举办的例行记者通报会上,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吴海平说,此次海关出台15条重点举措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四个更好”概括:
一是更好促进通道跨境物流畅通。“15条”将促进通道跨境物流畅通列为“重头戏”,包括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通关便利化水平,助力国际铁路联运扩容增量,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联动平台,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衔接互通,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一带一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作用等。
二是更好打造西部内陆开放高地。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在申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方面给予支持,加力提升西部地区开放平台能级,推动通道沿线自贸试验区协同联动,支持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复制推广,推动开放平台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叠加互促。
三是更好服务沿线经贸产业发展。“15条”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将物流大通道、开放大通道的优势,转化为经贸产业发展的优势。包括加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力度,帮扶指导重点行业、企业充分利用协定规则享惠,助力与东盟产业合作;加强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进出口情况监测分析,编制“中国—东盟”贸易指数,进一步做好技术性贸易措施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走出去”。
四是更好优化通道发展建设环境。对外,主要是加强与东盟国家海关检验检疫合作,优化外部环境。对内,主要是强化新通道沿线海关之间协同配合,形成支持合力。如,深化“单一窗口”西部陆海新通道平台、“一带一路”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促进企业通关和物流作业一站式办理等。
破解“西货东出”困局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4510列,同比增长9%,有力促进了资源要素跨区域流通,大幅降低了物流时间和成本,有效破解了“西货东出”困局。
吴海平表示,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组织形式越来越丰富,物流体量越来越庞大,对海关严密监管、高效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15条”聚焦沿线企业关切和物流发展实际,提出了三方面新举措:
——服务通得更快。比如,支持企业自主选择全国通关一体化、转关等通关模式,灵活运用“提前申报”“两步申报”;扩大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应用范围,进一步提升通道进出口货物通关便利化水平。
——支持运得更多。在原有普通货物班列基础上,支持中老、中越班列开行“笼车”(运输汽车专用)、冷链等个性化班列,满足整车、冰冻肉类水产品等特殊商品运输需求。同时,支持企业依托中老、中越班列探索开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业务,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铁路联运拓展货源。
——助力联得更广。在智慧海关建设框架下,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联动业务场景应用,助推跨境铁路、公路以及铁海、铁公联运等多种物流模式无缝衔接;支持开展组货业务及内外贸货物混编运输业务,实现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互联互通,推动通道物流网络联通更大更广的区域。
扩大西部对外开放
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国家开放大通道,将西部地区从开放末梢变为开放前沿,为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打开了新大门。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西部地区货物贸易进出口1.8万亿元,同比增长3.5%,比全国外贸进出口整体增速高出1.4个百分点。
“近年来,海关持续推进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在综合保税区设置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着力将综合保税区打造为内陆开放新高地。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综合保税区达到40个,占全国综合保税区数量的25%。”吴海平说,“15条”继续支持确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地区申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进一步推动通道沿线物流节点城市开放平台能级提升。同时,还大力支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和通道沿线产业园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联动发展,推动实现“通道+平台”功能互补、协同联动,服务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重庆海关副关长王宏翰介绍,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发展,重庆已形成东南西北四向物流通道,铁、公、水、空4种物流运输方式,为建立内畅外联、通江达海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今年上半年,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共运输货物7.8万标箱、货值12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14%,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重庆海关将抓住实施‘15条’的契机,细化配套措施、及时评估实施效果,助力重庆建设面向东盟、连接亚欧、辐射全球的国际物流枢纽,带动西部地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王宏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