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下的生命“摆渡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查文晔

日期:2022-03-01 08:53:49

字号

  鸣响的汽笛,闪烁的车灯,从街头疾驰而过的,是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确诊患者最盼望见到的——救护车。一辆辆救护车,宛如一艘艘生命的方舟,为他们带来希望。


  救护员,正是方舟之上的生命“摆渡人”。


  一天最多连续工作16个小时,出动10多次,顾不上吃饭,甚至没时间上厕所……香港消防处救护员会司库林珈乐近日告诉记者,由于疫情严峻,确诊案例增多,这是近期救护员们的工作常态。


  据介绍,香港的救护车服务主要由特区政府消防处提供,全港共有约3000名救护员。2021年,香港救护车共接到市民求助电话80多万通,日均出动2000多次。第五波疫情暴发以来,市民求助电话猛增,救护员的工作量翻了好几倍。


  “疫情前所未有,我们竭尽全力。”林珈乐说,消防处救护总区已全员出动为市民服务,设立了处长指挥室,连消防及救护训练学院的教官、体能和驾驶训练组的救护同事、所有驻局高级救护主任和正在受训的学员都挺身而出,支援相关工作。不少同事主动放弃休假参与救护,还有退休同事重披“战袍”。为了最大限度利用人力资源,消防处亦视情况将每辆救护车配备的救护员从3名降至2名。


  当病魔在这个城市肆虐,生命的“摆渡人”们如逆水行舟,奋力在乱流中划桨前行,为患者们开辟一条通往生之彼岸的宝贵航线。


  由于需要穿着一级防护装备,即使天气阴雨连绵,救护员也不能穿得太厚。“有时去医院交接患者,要等好几个小时。因为防护的关系,中间不能吃饭、喝水,也不能上厕所。遇上在户外等待,冷风吹来,真是好冻啊。”林珈乐说,最近跨区域的出车任务增多了,更增加了对救护员体力的考验。


  谈起工作的动力,林珈乐说忘不了那一张张焦急的面孔。见到救护车喜极而泣的婆婆,半夜三点钟打电话求助的家长,对着救护员喊“加油!辛苦了”的市民,这一幕幕情景不时在他脑海中徘徊,挥之不去。


  林珈乐坦言,因为车辆和人手有限,有市民致电“999”后等待1个多小时救护车才到,生气、埋怨甚至辱骂,救护员们都遇到过。通过媒体报道及社会支援,目前情况有所好转。特区政府已向社会呼吁,无症状和轻症的患者勿呼叫救护车,将宝贵的救护资源留给重症患者、老人及儿童。消防处另外组织了旅游巴和小巴车队并配备急救装备供患者使用。


  “市民的理解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林珈乐说。


  对于内地增援香港抗疫,林珈乐十分感谢。“中央的支援对于提振我们的士气非常重要。保护好香港市民,是我们的使命。”


  在社交媒体救护员会主页上,挂着一首已故香港歌手陈百强的名曲《喝彩》。里面有几句歌词是“剩一分热仍是要发光,找紧美好。春风一吹草再苏,永远不见绝路。”“将一声声叹息,化为生命力。怀着信心,解开生死结,云雾消失朗日吐。”歌声悠扬婉转,听来似有暖流流过心间。


  这首歌的最后一句是:“愿将一腔热诚给你,常为你鼓舞。”这也是生命“摆渡人”们的信念。


责任编辑:张晨悦
服务热线:+86-29-87426369   海联在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0

相关推荐

24小時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2024 海联在线

陕ICP备19006396号-1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47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新浪微博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抖音短视频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视频号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