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忘铸就大国重器 北斗系统全球定位“开新局”

来源:人民网 作者:赵竹青

日期:2020-06-23 11:10:33

字号

  二十载漫漫“北斗路”,今天立下历史性的里程碑。


  6月23日,我国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这收官之星在北斗三号全球星座组网“大棋局”的落子定盘,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星座的部署已经全面完成。


  “北斗系统已成为中国实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三届大会的贺电中如是评价。作为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随着应用的深入,北斗的大国重器角色日渐浓重。


  随着星座部署的“收官”,北斗系统即将正式全面建成。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可为全球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这不仅意味着前辈先驱数十年来“初心”终于实现,也预示着我们即将迎来一个更好的“北斗时代”。


  初心不忘:二十载“接力”铸就大国重器


  泱泱大国重器,今朝宝剑出鞘。凡是“大国重器”,均不可能一蹴而就,北斗系统亦是如此。


  北斗的建设,亦遵循了中国航天“三步走”稳扎稳打的惯例。第一步,建设北斗一号系统,又叫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实现卫星导航从无到有;第二步,建设北斗二号系统,从有源定位到无源定位,区域导航服务亚太;第三步,建设北斗三号系统,架设“星间链路”,实现全球组网。


  随着系统逐步发展成熟,北斗作为国家重要的时空基础设施的地位日益突出。回首来路,从上世纪80年代陈芳允院士提出“双星定位”概念,到1994年北斗一号建设正式启动,再到今日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完成……穿越激荡三十余年,汇聚几代人的心血,中国北斗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区域到全球,一步一个脚印,终于不负众望,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20年来,随着卫星数量逐渐增加、功能更新换代,北斗系统服务定位精度、系统稳定性、功能全面性稳步提升,全面支撑了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对北斗系统特点“如数家珍”:三种轨道卫星组成混合星座,拥有更强的抗遮挡能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组合提供更高的精度;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在基本导航、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国际搜救、精密单点定位等多种服务能力方面均有不俗表现。


  如今,我们可以充满自信地说,北斗系统的建设实践,丰富了世界卫星导航事业的发展模式。


  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星座部署如期收官,杨长风对人民网记者透露了北斗后续建设计划。他表示,星座部署完成,并不意味着北斗从此就会“一成不变”。他表示,后续,北斗系统还将发射卫星,进行持续建设。2035年,将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届时,北斗将以更强的功能、更优的性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杨长风对北斗的未来充满信心。


  重心转移:从“天上好用”到“地上用好”


  “天上好用,地上用好。”这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两弹一星”元勋、首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对北斗系统的殷切期望。


  如今,经过几代北斗人的共同努力,“天上好用”已基本实现,“地上用好”也正在加速推进。北斗系统全球星座部署完成,意味着北斗未来的重心,将进一步由建设转向应用。


  本着“边建设边应用”的理念,北斗应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数十年的积累,也让北斗获得了从国产芯片、到国产模块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全面突破,并彻底贯通了从芯片模块到终端应用,再到系统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在中国市场上,北斗的重要地位日渐凸显。“截至2019年底,国产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已突破1亿片,国产高精度板卡和天线销量分别占国内市场30%和90%的市场份额。”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告诉记者。


  北斗的应用,也可以用“遍地开花”“如火如荼”来形容。“北斗在国家关键行业和重点领域标配化使用,在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化应用。”冉承其一语道破北斗应用的“定位”。


  比如,国内超过650万辆营运车辆、3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3200 余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已应用北斗系统,是全球最大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多家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货车及配送员,通过应用北斗车载终端和手环,实现了车、人、货信息的实时调度。


  农林渔业也开始用北斗提质增效。基于北斗的农机作业监管平台实现农机远程管理与精准作业,服务农机设备超过5万台,精细农业产量提高5%,农机油耗节约10%。全国7万余只渔船和执法船安装北斗终端,累计救助1万余人。


  在大众消费领域,北斗定位导航服务已被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制造、位置服务等厂商采用,广泛进入中国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据统计,申请进网的手机中支持北斗的手机达70%以上。智能穿戴领域,多款支持北斗的手表、手环等智能穿戴设备,以及学生卡、老人卡等特殊人群关爱产品不断涌现,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来临,人们逐渐认识到,对于时间与空间的更高分辨率的感知,是数字时代下每一台智能设备的必备要素。而北斗,也不仅仅是卫星导航系统,更是成为泛在、融合、智能的综合时空服务体系。


  据统计,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450亿元。北斗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发展,正在构建以北斗时空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产业生态链,并正在成为北斗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和助推器,推动着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


  面对这一充满想象力的未来,90岁高龄的孙家栋院士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对北斗新聘的总设计师团队提出期望:“不忘北斗系统建设发展初心,不忘打造世界一流卫星导航系统使命,让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满足人类对精准时空的需求。”


  齐心共赢: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


  生于中国,服务世界。随着北斗全球系统的建成,正在逐渐“走出去”的北斗,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闪亮名片。


  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北斗持续推动系统兼容共用,让全球用户更好地享用多系统带来的好处。包括成立中俄卫星导航合作项委会,签署系统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开通中俄卫星导航联合监测平台,正式生效中俄卫星导航政府间合作协定,为中俄互建监测站等合作提供组织与法律保障;成立中美卫星导航合作工作组,签署与系统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深化信号互操作协调;开展中欧频率协调等。


  此外,通过举办国际交流会议及论坛,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也更加广泛,北斗“朋友圈”持续扩大。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国家使用了北斗系统。”杨长风介绍。


  据了解,目前,北斗系统在印度尼西亚土地确权、科威特建筑施工、乌干达国土测绘、缅甸精准农业、马尔代夫海上打桩、柬埔寨无人机、泰国仓储物流、巴基斯坦机场授时以及俄罗斯电力巡检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北斗地基增强技术和产品成体系输出海外。


  本着“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建设理念,北斗积极融入相关国际组织标准。


  杨长风透露,目前,北斗全球信号技术指标完成大部分验证,计划今年进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同时,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首个移动通信国际标准提案已通过评审,即将发布。另外,正在开展北斗中轨搜救载荷相关标准文件制定和入网测试,首个北斗船载终端检测标准将由国际电工委员会向全球公布。


  数十年砥砺奋进,数十年春华秋实。多年来,我国卫星导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弱到强,最终迎来中国北斗走向世界、走向一流、服务全球。


  “这些成就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2020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充满了对北斗的期待,暖心提气,催人奋进。北斗全球系统的按期建成,既是大国承诺,也是强国标志,再一次向全世界奏响中国的时代强音。

责任编辑:张晨悦
服务热线:+86-29-87426369   海联在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0
关键词 >> 北斗导航卫星

相关推荐

24小時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2024 海联在线

陕ICP备19006396号-1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47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新浪微博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抖音短视频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视频号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