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科技保驾“南水”安全北流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诗平

日期:2020-10-22 09:52:16

字号

5.jpg


  这是10月16日在郑州拍摄的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10月16日至20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下属的5个分局分别举行2020年度开放日活动,主题为“智慧中线,安全调水”,展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如何依靠科技手段,实现安全调水。


  水利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南水北调中线2020年度向北方供水及生态补水均创历史新高,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供水83亿立方米,其中生态补水23.6亿立方米,工程运行正常,科技在南水北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6.jpg


  这是10月15日拍摄的南水北调中线郑州段干渠(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科技助力长江水穿越黄河北上


  站在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的黄河南岸明渠前,记者通过正在拍摄中的无人机遥控器显示屏,看到了长江与黄河“相会”的震撼画面:从丹江口水库沿着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奔流而来的长江水,从这里穿越黄河河床,出黄河北岸,继续北流。


  位于郑州市西约30公里处的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咽喉工程,总长19.3公里,其中两个平行的穿黄隧洞各长4.25公里,深埋河床下23米至35米处。当初穿黄工程的建成,是中国科技实力的展现,如今调水北上,确保工程安全、调水安全,同样是科技在唱主角。


7.jpg


  10月16日,在郑州举行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20年度开放日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演示无人机采集水样(右)和边坡除藻多功能车进行边坡除藻(左)(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我们采用穿黄数字管理系统,实现穿黄隧洞工程全景数据三维建模,直观准确地了解建筑物结构、设备布置等情况,同时融合安全监测、水质信息、水情数据等实时信息,实时体现穿黄工程的运行状态,做到科学管理和精细维护。”南水北调中线干线穿黄管理处工程师李国勇说。


  在穿黄工程维护和确保调水安全方面,工作人员还应用机器人对水下工程实体进行检查;通过无人机巡查监测黄河水位、流态及外部安全隐患;采用声学标记系统对渠内鱼类繁殖、洄游状态进行研究监测,提升渠道生态保护能力;采用远程物联网技术,设置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对运行设备及材料进行科学管理。


  南水北调中线自2014年12月通水以来,供水量持续增长,水质稳定达标,已成为众多沿线城市供水的生命线。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通过现代化的科学运行管理,确保了一江清水安全北流。


8.jpg


  10月16日,在郑州举行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20年度开放日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演示无人机采集水样(手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科技“海陆空”保驾安全调水


  “当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时,我们用无人机代替人工采集水样,确保工程供水安全、水质稳定达标。”


  在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河南分局举办的开放日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向人们演示水样采集,一架从干渠里采了水样的无人机在水质应急监测车前降落,工作人员迅速对水样进行检测。


  在水质监测方面,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上设有13个水质自动监测点。与此同时,水质监测人员开展人工水质监测,与自动监测配合,确保水质安全。目前,中线干线供水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及以上。


9.jpg


  10月16日,在郑州举行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20年度开放日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演示水下机器人作业(手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在水质应急监测车附近,两名工作人员正在操控着干渠里的水下机器人。工作人员告诉参观者:水下机器人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应用广泛,像闸门检测、砌板检测、修复效果检查、水生生物检查等。它能较好地解决低能见度、沉积物环境下的缺陷识别,长时间、大范围内的精确定位和导航,以及蛙人潜水风险等问题。


  “我们天上有无人机用于应急取样,水下有机器人用于工程维护,我身旁是一台新研制的边坡除藻多功能车,用于边坡除藻。像这样的科技手段还有很多,确保南水北调一江清水安全北送。”河南分局水质监测中心工程师张铁财说。


10.jpg


  10月16日,在郑州举行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20年度开放日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在检测水样(手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打造智慧化调度工程管理样板


  记者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已建成以控制专网为核心的基础保障体系、以输水调度为核心的自动化调度体系和以办公信息化为核心的运行管理体系,持续提升工程管理现代化水平。


  “中线工程全长1432公里,交叉建筑物2385座,全线节制闸、退水闸、分水口门众多,闸站监控系统、日常调度系统、水量调度系统是中线工程自动化调度的核心生产系统。三者相辅相成,实现远程自动化调度无人值班和少人值守目标。”南水北调中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维亚说。


11.jpg


  这是10月16日在郑州拍摄的南水北调穿黄隧洞进口南岸明渠(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在以办公信息化为核心的运行管理体系方面,工程巡查维护系统采用一系列科技手段,做到“巡检有计划、过程有监督、事后有分析、处理可追踪”;安全监测系统通过全线布设的8万多个安全监测点,实时监测干渠安全;物联网应用系统实时监测全线设备运行环境,实时监控渠道人员进出安全;“中线天气”应用系统分析汛期降雨和影响范围,提前判断,发出预警。


12.jpg


  这是10月16日在郑州拍摄的南水北调穿黄隧洞进口南岸明渠(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还开发了“中线一张图”时空信息服务平台,将工程信息、实时运行信息、基础空间信息、遥感及无人机实景信息等浓缩进“一张图”,为业务和决策提供全面数据支撑。


  据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未来将全面推进“智慧中线”总体发展战略,打造智慧化调度工程的管理样板。

责任编辑:张晨悦
服务热线:+86-29-87426369   海联在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0

相关推荐

24小時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2024 海联在线

陕ICP备19006396号-1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47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新浪微博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抖音短视频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视频号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