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还是“海待” 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出国留学
来源:光明日报
日期:2022-01-04 10:51:00
两个月后,刘毅坤将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硕士毕业,他打定主意回国就业。此时,他正在上海一家公司实习,一边实习,一边继续海投了十几份简历。2021年末的最后一周,他参加了6个面试,实习和面试“轮轴转”,仍在“等待好消息”。
又是一个求职季,在疫情影响下,归国留学毕业生们的未来面临不确定性。在豆瓣上,有个小组聚集了大量归国留学生。他们吐槽求职时的遭遇,自嘲为“海归废物”。发言者不乏常青藤名校毕业生,他们无一例外暂时遇到了挫折:有人抱怨自己由于常年在海外生活,回国后获取的信息并不对等;也有人感叹自己并未预料到求职困难;还有人后悔没有掌握过硬的本领,回国后空有一纸文凭,却没有公司要。
归国留学生走过哪些求职经历?在出国留学已经常态化的今天,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留学人才?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定位过高”“经验不足”,海归求职两大困扰
2017年,刘毅坤赴英国留学,进入斯旺西攻读本科。4年后,考入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攻读硕士,硕士和本科都是学习金融专业。
为了申请硕士,他曾长达一年多在图书馆埋头苦读。本科和硕士学校在“2022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分列440名和35名,“付出很多心血,才完成这样的跨越”,刘毅坤坦言,“国外的学习生活,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样轻松,挑灯夜战也是常有的事”。
对于回国就业的决定,这是他一早就做好的人生规划,出国留学只是为了“体验多元文化”。虽然,金融行业一直火热,但是他感觉自己在学历上拥有“硬通货”,“问题不大”。可参加多次面试后,却发现“过度乐观”了。
新东方旗下公司“前途出国”刚刚发布《中国留学白皮书2021》显示,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疫情控制得当,2021年意向归国留学生对国内就业环境更加有信心,选择毕业后马上回国就业的占比31%,较上一年增长6%。
该数据还显示,留学生对于求职的期待过于乐观,“对自己定位过高”和“相关实习/工作经验不足”成为两大主要问题。尤其是“对自己定位过高”,三年来一跃成为最受留学生困扰的求职问题。
刘毅坤参加了多个国内企业和外企的招聘,发现两者风格迥然不同。“说说你的实习经历”和“遇到这种问题,你怎么做”,在他看来,“这两个问题代表着国内企业和外企招聘的两种思维。”
“前者几乎是国内企业面试官都会提的问题,国内企业看重留学生工作和实习经历等‘硬技能’,希望从你的实习经历去考查应聘者水平。而外国公司则对后一问题更感兴趣,他们更加看重个人性格等‘软技能’。还有些外国公司会要求现场生成性格分析报告,根据报告结果安排岗位,善于社交的人去做销售,善于组织活动的人去做公关。”
刘毅坤“高估”了学历在招聘市场上的含金量,因为缺乏相关实习经历,在性格测试中又无法匹配到合适岗位,他最近的几次应聘都以失败告终。
在很多人眼里,这些归国留学生找工作是一片坦途,入职后即是白领,进出高级写字楼,用流利外语处理公司业务。
可从目前看,归国留学生马斌的职场生涯可能不是这个样子。马斌在上海找了一圈工作后,决定回老家合肥,“想象和现实差距太大,竞争者不仅多,而且他们学历还特别高”。尽管出国留学四年,最后还是在家长劝说下,准备报考公务员,愿意进入体制内工作。
2021年底,厦门中小学校园招聘优秀毕业生签约名单陆续公布,有一批归国留学生成功入围,包括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
海归的光环逐渐淡化,他们选择体制内工作,成为教师、公务员等情况,经过媒体报道后,总能引发关注。根据《2020海外留学趋势报告》,在调查样本中,将近一半的留学生归国后进入体制内工作,其中21%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25%任职于国企。
薪资无优势,出国留学性价比下降
在豆瓣上,一名用户发帖问:“研究生回国工资6000元起步正常吗?”
该用户介绍,他投了30个简历,只参加了3个面试:游戏广告优化师、海外市场运营专员、跨境电商广告投放管理,工资基本为5000元到10000元。
该网页下跟帖者众多,语气中似乎带有不解:相比其前期留学时在经济与时间上的投入,一些海归越来越觉得“不值得”。
“出国留学不再与高薪呈强相关联系。”一位中英留学生求职机构负责人王志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英国留学一年制硕士的费用中,学费约为20万元,生活成本约为12万元,整体成本约为40万元一年。
“在入职的初期阶段,国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岗大约是12万元。而国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已经是归国留学生能够找到的最好工作之一了。” 王志奇说。
2021年第12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刊发《“新生代海归”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显示,整体上学历越高,收入越高。但通过与2019年国内全国高校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平均起薪相比,海归本科、海归硕士和海归博士分别高出3512元、2944元、1244元,优势呈明显下降趋势。
北京大学副教授沈文钦对此表示认同:“如果纯粹只算经济回报的话,出国留学的性价比正在降低。但是留学经历对个人的成长、品格的塑造等等的作用,却无法用金钱衡量。”
“用归国留学生入职初期的工资对比留学总花费,得出要很多年才会回本的结论,不太合适,因为出国留学不能仅仅盯着‘回本’。”陈远是浙江一家国际高中的管理者,这所学校每年有近百位学生选择出国留学。
年轻人的薪资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随着工作年限增加会有较多涨幅。一些民企大厂的股权激励和奖金激励的受益员工主要是年轻人,其中不乏海归。陈远所在的国际高中也会招收不少有留学经历的求职者,“以我做招聘的感受为例,学历只是敲门砖,真正还是看入职后的表现”。
有一个趋势十分明显,陈远坦言,“归国留学生的薪资和国内大学毕业生相比,已经没有太多优势可言了。除非是进外企或者国内比较国际化的民企大厂,否则海归背景并不能成为用人单位招聘时的加分项。况且,相比前几年,这些民企大厂的招人节奏放缓了。”
“还有一个容易被遮蔽的事实。”沈文钦提醒记者,一般来说,出国留学生大多来自城市的家庭,他们在选择就业的时候,目光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大城市里好工作的竞争程度通常也是最激烈的。
归国留学生还面临着一个问题——毕业流程与国内招聘单位的时间不匹配,形成了“就业时差”,导致求职机会减少,求职时间延长。
王志奇举例介绍:“英国一年制硕士留学生2021年9月入学,他们的毕业时间大多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当你2022年底完成学业拿到毕业证回国时,可能会错过2022年国内秋招的黄金时期。”
出国留学,能力培养最重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为66.21万人,当年学成回国人数为51.94万人,回国占出国留学人员比率达到78%左右,较2010年前后50%左右的比例,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首次超过70万人。和早期出国留学相比,不管是总人数上,还是留学目的地的数量上,都达到了一个顶峰。在出国留学常态化背景下,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留学生?
薛孟从美国一所设计学院毕业后,在美工作了三年。因为疫情缘故,半年前他准备回国,通过参加线上招聘,成功入职上海一家设计公司。找工作时,他把在美留学时参与过的城市设计项目和翻译一本该专业专著的经历写入了简历。线上面试后的第三天,他就获得了这家公司的加盟邀请。
工作对薛孟来讲,“不仅是一个养家糊口的差事,还要能得到成长”。他入职后,立即参与到了一座南方城市滨江风光带的设计工作。“我们上班不用打卡,氛围宽松,公司也支持员工的创意和探索。”
无论从生活状态、收入、职业成就感,还是个人成长空间上,薛孟都“感到满意”。只不过,他还不习惯国内加班的节奏和不太使用邮件沟通工作的做法。
在归国留学生中,这样的故事不是凤毛麟角。
“以前留学生回国不是很多,现在国外拿到本科和硕士学位的留学生,基本都会回来,还有不少在国外拿了硕士学位的学生申请国内的博士学位,这种情况也越来越多。”沈文钦表示,“从国家的角度看,出国留学依然是培养尖端人才的渠道之一,毕竟在有些领域,我们和西方国家依然存在明显差距,例如数学、计算机和社会科学。我国最急需科技类精英人才。”
近日,教育部公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337号建议的答复》称,教育部坚持以“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新时代留学工作方针为指引。
教育部表示,将提高线上服务能力,加强国内创新创业环境和相关政策的对外宣传,引导和鼓励更多的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创业,持续为留学人员回国发展和项目转化牵线搭桥。
“从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来看,留学生和国内学生相比不一定有明显的优势。”沈文钦举例,以硕士生教育为例,英国硕士一般是一年制,学制比较短,不要求写学术论文。“他们在硕士期间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和国内顶尖大学三年制的硕士生相比,没有优势可言,甚至可能处于劣势的位置。”
“从家长和学生角度看,国内优质高校资源竞争非常激烈,考上北大、清华、复旦的难度,不亚于上国外名校。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选择出国留学,考上较好高校的可能性反而较大,对于经济宽裕的家庭来说,出国留学依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沈文钦坦言。
对于很多人,出国只是留学的第一步,在国外学习,又应该着重培养哪些能力呢?“对于留学生的培养,我们比较看重语言能力,不能出国几年外语还不行,得能够用外语进行工作;做事要独立靠谱,能够自己思考、独立处理和解决问题,并善于协作沟通。”陈远表示,“学习能力要强,还要愿意尝试新事物,接受新想法。”
《“新生代海归”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还得出一个结论,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海归普遍拥有更积极愉快的就业体验。该文建议,海归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调整好心态,更看重自身发展空间、岗位的发展潜力及岗位的社会价值与意义,可以适当把目光投向中西部地区或者二三线城市。同时,学有专长的“新生代海归”可以拓宽就业视野,在一些新型知识领域,如法律金融、新型医疗医药、文化传媒、计算机信息技术等,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