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相关报告显示—— 美国国内暴力极端主义盛行(深度观察)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志伟

日期:2023-02-07 09:53:14

字号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近日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国内暴力极端主义形势正在演变,并以“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不满”为中心,对美国公众构成“持续的暴力威胁”。美国国土安全部在一份声明中承认,美国国内暴力极端主义威胁正在加剧,相关危险活动将变得更加突出。


  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与联邦调查局的报告,美国官方对“国内暴力极端分子”的定义,是指在没有受到外国恐怖组织或其他外国势力影响下,在美国境内试图通过危及他人生命的非法武力或暴力行为达到政治目的或社会目的的个人。


  “国内暴力极端主义是美国面临的最持久的威胁之一。”美国国土安全部与联邦调查局向国会提交的评估报告称,民兵暴力极端分子威胁在2021年开始上升,美国已逮捕约800名国内恐怖主义嫌疑人。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公布的报告称,美国国内暴力极端分子在互联网上更加激进,他们容易获得武器,并希望发动袭击。


  一系列案件凸显这一令人担忧的趋势。去年5月14日,纽约州布法罗市一家超市内,一名白人枪手对非洲裔发动袭击,造成10死3伤。枪手甚至直播袭击过程,枪身上写有充满种族歧视含义的文字。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亚历杭德罗·马约卡斯就这一事件发表声明说,美国国土安全部将继续与全美各地的伙伴密切合作,打击暴力极端主义,包括以种族歧视为动机的暴力极端主义,因为这是对美国国土构成的最严重的恐怖主义相关威胁之一。


  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山骚乱事件震惊世界。美国米德尔伯里学院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反恐中心高级研究员艾米·库特认为,国会山骚乱对于长期观察美国国内暴力极端主义的人来说“并不意外”,一些民兵和“骄傲男孩”等右翼团体此前在社交媒体上非常活跃,并通过发布有关选举的谎言煽动人们参加集会及制造骚乱。


  马约卡斯表示,近年来,极端主义思想滋长和个人犯罪行为急剧增加,美国国土安全部为此重新发布了全国恐怖主义警报系统公告,警告美国“陷入威胁加剧的险境”。他说,全美各地发生的暴力事件表明,“美国仍然处于高度威胁的环境中”。


  美国《连线》杂志网站去年12月刊发题为《不确定感、社交媒体和美国的激进化》的文章称,全美各地暴力极端主义抬头趋势异常明显。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直言:“国内暴力极端主义是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


  “受多重因素影响,不少民众倾向于接受极端主义观点。”《连线》杂志网站的文章认为,心理和社会因素导致部分人更倾向于接受极端意识形态,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强烈的不确定性。专注于极端主义研究的作家J·M·伯杰表示,过去10年,许多美国民众越发受到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导致暴力极端主义盛行。还有一点很重要,即美国部分政客变得更加极端且发挥了不良示范作用。


  “我们应该认识到美国的种族主义和偏见根深蒂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前主席约翰·艾伦将美国国内暴力极端主义归咎于“今天美国文化中仍然存在的、尚未解决的暴力种族主义”。艾伦表示,奴隶制是美国的原罪,这种“先天缺陷”并没有随着美国内战的结束而消失,白人至上主义意识形态和组织的复活植根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仇恨言论和虚假信息的传播进一步助长了美国国内暴力极端主义。根据芝加哥大学皮尔森研究所和美联社的民意调查,来自各个政治派别的受访对象都表示,虚假信息正在加剧政治极端主义和仇恨犯罪。约3/4的美国成年人表示,虚假信息导致极端的政治观点和行为,比如基于种族、宗教或性别的暴力事件。印第安纳波利斯49岁的布雷特·雷菲特参与了这项调查,他说:“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充斥虚假信息的糟糕时代。有些信息就是为了获得点击量。”


  美国司法部去年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专门处理与日俱增的国内恐怖主义案件。“我们可能会看到威胁的持续多样化。”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科林·克拉克表示,“本土滋长的暴力极端主义、极右翼势力的顽固存在,都可能继续构成威胁,同时伴随其他类型的恐怖主义袭击激增。”


  美国一些学者认为,美国国内暴力极端主义植根于美国经济和社会的中长期结构性变迁,特别是经济结构虚化、社会贫富分化和族群矛盾深化,这些极端主义思想有着深厚的政治土壤。在国内政治斗争激化背景下,暴力极端主义在美国极端保守主义政治力量的庇护下继续存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专栏作家埃莉斯·拉博特批评说:“美国有一个永动机式的愤怒机器,包括媒体网络、政治顾问和立法者,他们在不考虑后果的情况下煽动政治愤怒。”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文章认为,大量迹象表明,受到暴力极端主义影响,“美国民主陷入险境”。


责任编辑:张晨悦
服务热线:+86-29-87426369   海联在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0

相关推荐

24小時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2024 海联在线

陕ICP备19006396号-1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47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新浪微博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抖音短视频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视频号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