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冰雪经济 让“冷资源”变“热产业”
来源:各界导报
日期:2022-03-03 11:03:44
“雪花,雪花,开在阳光下……”热“雪”沸腾的北京冬奥会顺利闭幕,冬残奥会正待开启,三秦大地上的冰雪运动热潮依然在涌动。
最近的周末,无论是在设施齐备的室内滑冰场,还是在风光旖旎的山地滑雪场,总能见到很多身影在追逐属于自己的“冰雪梦”。
光明网等媒体报道数据显示:目前陕西省累计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达到540万人,带动体育消费50多亿元。如何利用陕西省资源优势助推冰雪体育产业蓬勃发展?近日,记者采访了胡燕、李瑛、黄道峻等委员,探寻“冷资源”变“热产业”的有效路径。
依托绿色资源发展冰雪新业态
灵动的少年、活力的青年、乐活的老者……当看到周围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携亲带友走出家门,融入自然体验冰雪运动魅力,陕西省政协委员、省妇女体育协会会长胡燕都会欣喜点赞。
2020年,陕西省体育局、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实施意见》,旨在因地制宜挖掘冰雪资源,推动陕西省冰雪运动及冰雪产业快速发展。
“依托秦岭、渭北高原优越的地理气候优势,近年来,陕西省建立和发展了近40家设施完善的滑雪场,为陕西省冰雪运动奠定了良好基础。”胡燕建议,应抢抓机遇,借冬奥“东风”,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逐步做大我省冰雪产业。
建立冰雪产业的关键是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胡燕建议,要建立并完善陕西省中小学冰雪教培体系,大力推广普及青少年冰雪运动。还应拓展冰雪运动新兴项目,加强冰雪基础设施配备,提供专业化的运动指导和救护服务,提供高质量的运动娱乐环境。
远处山峰白雪皑皑,雪道周围绿树环绕。胡燕注意到,人气较旺的滑雪场往往景色宜人,周边也有一些独具当地特色的旅游景区。“要吸引人,更要留住人。”胡燕建议,应将体育、文化、旅游等多种业态融合,带动当地经济走上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工业智造资源打造冰雪品牌
“冰雪产业链因其特性,是当之无愧的‘聚宝盆’。我们要深入参与当前冰雪产业发展浪潮。”陕西省政协常委、宝鸡市副市长李瑛认为,陕西省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依托良好的工业体系优势,合理布局冰雪产业链条,推进冰雪产业快速发展。
陕西省是国内纺织工业基地之一,已形成纺纱、织布、印染、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在生产制造冰雪运动服装方面有一定优势。李瑛认为,陕西省钛产业基础雄厚,而钛及钛合金在体育器材中的应用也很广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李瑛建议,应充分利用“秦创原”、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资源优势,加大相关产品的研发智造,实现冰雪装备自主创新,全力打造冰雪运动装备“陕西品牌”“中国制造”。
为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我国提出了“北冰南展西扩东进”的冰雪运动推广战略。作为大西北的门户,陕西应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并通过举办冰雪赛事和开展冰雪活动,营造浓厚的冰雪运动氛围。
“办一次赛事,兴一座城”。李瑛通过调研发现,陕西省冰雪赛事的专业性、影响力、关注度都还不够。为此,她建议陕西省举办冰雪精品系列赛事,加强体育品牌赛事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对冰雪赛事活动进行宣传,从而助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教育资源培养优质冰雪人才
“陕西小将王沛宣实现了中国冬奥史雪橇女子赛场‘零突破’!”喜讯传开,许多网友都把视线落回到王沛宣的母校——西安体育学院。“这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体育高等学府”“原来陕西有这么强的冰雪教育资源”……网友纷纷感叹。
陕西省政协委员、西安体育学院党委书记黄道峻介绍,西安体育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冰雪运动专项课及方向选修模块,并且与陕西省相关滑雪场建立了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储备输送优质冰雪人才。
资料显示,全省目前已建成国家级冰雪运动特色学校58所、冬奥教育示范学校5所;全省多所高校建立跨界选拔冰雪运动人才、培养中小学冰雪体育教师的选拔培训体系;27所大中专院校均建立了冰雪运动社团或校队。
运动员、教练、管理人员……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内冰雪运动的迅速发展,相关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短板。如何利用陕西省高校教育资源培养优质专业人才已成为“关键题”。
黄道峻建议,高校应通过加强专业学习、科学训练、实践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陕西省冬季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还应通过跨校合作、国际交流、平台建设等形式,培养招揽复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壮大陕西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储备后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