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筑梦,携手前行——境外媒体陕西行集中采访活动侧记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苗雨蒙

日期:2023-04-06 08:10:36

字号

  天地清明,春暖山河。4月5日清明节,“同根祭初祖 同心筑梦圆”境外媒体陕西行集中采访活动在黄帝陵顺利结束。


  该活动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外办(省港澳办)、陕西省委台办、陕西省祭陵办共同组织,来自香港《大公报》、《澳门月刊》、中国台湾网、海峡卫视等18家媒体的新闻记者一行,在为期5天的采访中,先后走进汉中、延安2市,实地了解陕西的自然景观、发展现状,感受别样的历史文化和血脉情感。


  穿越历史:感受厚重文化魅力


  4月2日,媒体团成员一行走进汉中,参观了汉中市博物馆、石门栈道风景区、武侯祠和诸葛古镇,瞻仰历史遗迹。


  走进烟雨缭绕的石门栈道,浓厚的两汉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里被誉为‘中国栈道之乡’‘西北的水利明珠’,历史典故‘萧何月下追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均出自这里……”随着解说员的娓娓道来,一扇通往汉文化的时空之门缓缓打开,媒体人在时空交错间体会两千多年前的英雄风姿与文化魅力。


  “真是不虚此行!”《台湾导报》记者蔡淑娟参观完后激动地表示,“陕西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大省,我来过许多次,但对汉中却所知甚少。走过石门栈道,看过褒姒故里,我对汉代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多了解。”


  4月3日,媒体团成员来到位于城固县的张骞纪念馆,从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中,聆听张骞两出西域、凿空万里的传奇故事。


  参访中,两岸媒体人共同感叹,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伟大的丝绸之路,实现了人类文明史上商品物产大流通、多元文化大交融,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光彩篇章。而今,中欧班列在亚欧大陆上飞驰,就像是古代丝绸之路驼队在这个时代的投影,满载着物品与友谊,联结着中国和世界各国。


  “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张骞纪念馆。”海峡卫视记者牛旭东在参观中屡屡赞叹。他说:“陕西与福建分别作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虽相隔千里却渊源深厚。此次通过观摩馆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份份翔实的史料,深入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故事,感受到陕西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理解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厚重感和历史意义。这一切都让我感到十分亲切。”


  走近自然:亲近野生珍稀动物


  “纳秦巴秀气,融汉水灵波。洋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孕育了物种多样性,被称作‘秦岭四宝’的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在这里繁衍生息……”4月4日,媒体团成员跟随向导走进洋县的秦岭四宝园,与大自然来了一场亲密接触。


  进入园里,优雅的朱鹮引颈展翅,可爱的大熊猫在啃食竹子,顽皮的金丝猴追逐嬉闹,憨厚的羚牛埋头吃草,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美好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


  香港《大公报》记者李阳波表示,早上乘车来洋县,他一路上都在看风景,见到沿途的山上全是树木。“到动物园后,我注意到这里不光树木繁盛,珍稀动物种类也尤其多。我知道这归功于陕西的一系列生态环保政策。”


  在洋县朱鹮人工繁育中心,媒体团一行近距离目睹这颗耀眼的“东方宝石”。在繁育中心,一个占地10亩的朱鹮野化驯养大网笼引人注目,几十只朱鹮或展翅飞翔,或低头觅食,灵动可爱。


  “洋县坚持不懈保护朱鹮种群,加强朱鹮救助和人工繁育研究,走野外保护和人工繁育同步发展的道路,并在朱鹮活动区禁施化肥农药,朱鹮种群数量逐步增长,逐渐摆脱了濒危局面。目前全球朱鹮数量已经达到9000余只。”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程师段文斌向媒体团成员介绍道。


  “大家听到了吗?朱鹮种群的数量正在稳步上升,这说明我们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好了。”环球网记者张杉此时正通过手机进行全球直播,她将镜头不时对准天空中划过的朱鹮,“朱鹮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如今已振翅高飞于山峦之上,飞越秦岭,希望它‘走出’国门,和更多的海外朋友们见面。”


  同根祭祖:两岸同胞血脉相连


  桥山巍巍,沮水溶溶。


  4月5日清晨,媒体团成员乘车前往黄陵县,集体拜谒黄帝陵,参加癸卯(2023)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国际在线记者余楠早早就在现场安置好摄影机及录音设备,准备将典礼中的精彩瞬间录制下来,并通过网络向全球华人传播。她说:“参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非常有意义,能够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底蕴。”


  上午9时50分,典礼正式开始,全体肃立,击鼓鸣钟,《黄帝颂》响彻全场,表达中华儿女对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崇敬之情。在敬献花篮和恭读祭文后,全体参祭人向轩辕黄帝像行三鞠躬礼。


  随后登场的乐舞告祭亦古亦今、大美大雅,体现中华祭祀文明的礼制规范。在音乐声中,一条“巨龙”腾空而起,形象再现 “桥山龙驭”的传说。


  公祭典礼结束后,两岸媒体人的崇敬之情、激动之情油然而生。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祭祖。”中国台湾网记者薛超难掩激动之情,“进入轩辕殿的那一刻,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今天,我们作为中华儿女,共聚在此祭拜轩辕黄帝,这是我们共同的‘根’。希望通过公祭典礼能让更多人继承先祖遗风,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澳门月刊》记者李望说:“公祭仪式不仅是全体中华儿女对国家文化根脉的认同典礼,也是展现华夏文明的盛典。我希望全体中华儿女都有机会通过瞻仰黄帝陵,认同同宗同祖的华夏民族根脉,为祖国长治久安、民族生生不息而自豪!”


责任编辑:顾书亮
服务热线:+86-29-87426369   海联在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0

相关推荐

24小時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2024 海联在线

陕ICP备19006396号-1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47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新浪微博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抖音短视频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视频号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