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政协“发挥陕西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调研专题报道搭乘文化快车 让国际传播“提档加速”

来源:各界导报 作者:白瑶

日期:2023-05-20 08:45:09

字号

  国际传播能力是衡量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如何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5月8日至10日,陕西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联合陕西省致公党,组织部分委员和专家就“发挥陕西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议题在汉中市开展调研。


  汉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两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称。如何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是调研组最为关心的问题。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多元传播主体


  近年来,留坝县凭借丰富的两汉三国历史文化资源,以张良庙、紫柏山、古栈道、漂流等旅游品牌为龙头,采用政府推介、媒体宣传等方式,大力推进全域生态文化旅游,知名度和传播力不断提升。


  调研组走访了张良庙、留坝老街等地,发现国际传播多为碎片化、零散式开展,缺乏国际传播的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加工、处理、传播与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传播主体仍是政府和媒体,企业、组织、群众等以非官方、民间角色参与国际传播的程度较低。


  “国际传播的本质是跨文化信息交流与沟通,我省国际传播活动更侧重于将陕西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经济发展情况等向国际社会输出展示。”陕西省政协委员、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丁莉萍建议,要制定我省中长期国际传播发展规划及实施细则,形成主体明确、政策到位、投入持续、分工清晰的国际传播工作机制,明确“历史文化”这一对外宣传核心,开展围绕强化“陕西”与“历史文化”联系的传播活动,让“历史文化”成为陕西在国际社会中的公认标签。


  在陕西省政协委员、北京市京师(西安)律师事务所主任李豪看来,应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创建一套标准化陕西文化国际传播内容遴选机制,既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陕西文化对外传播内容过滤系统,也基于他国受众需求,筛选陕西文化国际传播内容,“只有具备能够满足他国受众需求的陕西文化对外传播内容,才能使历史文化具有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针对国际传播主体单一问题,李豪建议,要构建多元化陕西文化国际传播主体,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鼓励企业、高校、智库、群众等作为传播主体,通过商业文化传播、教育传播、国内外文化交流等公共文化交流方式,参与陕西文化国际社交传播实践,激活陕西文化国际社交传播民间活力,传递更多平民化和多维化的“陕西声音”。


  讲解员是文化展示地的名片,讲解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参观者的参观质量与文化向外传播的效果,是一种全新的传播主体。


  在勉县,调研组实地走访了武侯墓、武侯祠、诸葛古镇等地,陕西省政协委员、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桥梁工程系主任李加武发现,目前很多讲解员普遍存在重事实描述、照本宣科,轻文物文化内涵讲解的问题。


  “游客有参观无思考,难以在参观过程中受到启迪和教育,更无法产生文化体验感,降低了文物的吸引力,影响了文化传播效果。”李加武建议,要加大对讲解员的业务培训力度,通过“老带新”等方式,鼓励高校院所文史哲等专业人士加入讲解员队伍,建立讲解员分级制度,薪酬与讲解员职级挂钩,激发讲解员钻研业务的动力,提升讲解员文化讲解与文化传播能力。


  深挖文化元素探索传播新路子


  气势恢宏的汉代建筑、栩栩如生的汉代壁画、荡气回肠的舞台表演……汉中兴汉胜境依汉源湖而建,以中华民族的汉文化之源为魂,以汉朝初兴的历史辉煌为底色,建成集汉风景点群、汉风商街群、汉风博物馆群、汉风酒店群、汉风餐饮、汉风演艺等于一体的汉文化旅游度假区。


  “兴汉胜境体量巨大,适合国际传播的元素非常丰富,已经具备了国际化建设水平,但国际化影响力还未达到、文化资源整合提炼尚且不足。应从中华文化角度进一步熔炼提升,将适合国际传播的汉文化元素,通过生动的文化事象、具体的文化符号以及形式多样的文化表达方式彰显汉文化的魅力,有助于推动汉文化走向国际舞台,实现最大程度的国际传播。”陕西省致公党常委、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中文系主任艾军说。


  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兴汉胜境主要依靠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社交平台开展对外宣传,同时也与部分网红博主合作,但传播多为单向地向外输出信息,缺少与受众的对话与互动,宣传色彩浓厚,受众接受度低、传播效能不高。


  “陕西历史文化精彩绝伦,但如何把这些文化或故事讲给世界听,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利用什么样的渠道去讲是一门值得思考的学问。”陕西省政协委员、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总经理史佳建议,要学会借嘴传播、借筒说话,依靠国外媒体的嘴和话筒讲好中国故事。要积极“走出去”,近距离把中国故事及时讲给外国友人,影响和改变国际舆论环境对中国、对陕西的看法和认识,进而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虽然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这是提升国际影响力必须要走的路”。


  丁莉萍建议,要打造喜闻乐见的文化创意载体,深入挖掘陕西传统文化独特基因,精炼出“古今通理”的价值理念和文化标识,赋予其时代内涵,推出符合时代特色的陕西文化IP形象。要构建传播主体协同配合的立体化传播渠道,搭建以党委领导、宣传部门协调、有关单位各尽其责、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传播体系,把官方传播与民间传播、组织传播与个人传播有效结合起来,发展以互联网为介质的多点传播,发掘更多具有国际传播力的网红博主,以海外受众为对象,改变“以我为主”的观念,增强“受众意识”,采用开放式的悬念故事叙事方式,以内隐性的故事化、情感化和人性化手段,讲好陕西故事、中国故事。


  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瑞泰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争光建议,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如网络、直播卫星、影视等文化推广工具,拓展国际媒体朋友圈,利用国外社交媒体打造外宣APP。要举办文化节、文化月、文化周等活动,邀请外国媒体和外国友人感受中国文化魅力,借助陕西高校资源优势,搭建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提高文化创意与产业融合的能力,积极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接轨,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实现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责任编辑:顾书亮
服务热线:+86-29-87426369   海联在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0
关键词 >> 国际传播能力

相关推荐

24小時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2024 海联在线

陕ICP备19006396号-1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47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新浪微博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抖音短视频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视频号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