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侨心聚侨力 铸就五洲同心圆 多位台胞侨胞列席陕西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来源:华商报
日期:2025-01-20 14:20:14
1月19日上午,政协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西安闭幕。会议共邀请20余名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全程列席本次会议,进一步凝聚起广大侨胞力量,为他们积极参与陕西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会议期间,多位海外侨胞及侨界委员谈起陕西省近年来在经济建设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在对外开放方面所展现的显著成果,都表示由衷地赞叹,并针对陕西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贡献了自己的宝贵建议。他们一致表示,将继续充当连接中外的重要纽带,搭建中外交流的桥梁,不遗余力地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传递动人的陕西声音。
许雯:用丝路文化搭建友好交往新桥梁
长期以来,英国陕西商会会长、英国陕西联谊会执行会长、英国丝路基金会董事长许雯深耕于丝路文化相关领域,致力于推动中英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作为海外侨胞,今年我受邀列席陕西省两会,深感荣幸,这不仅给我提供了深入了解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新动态的机会,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的决心。”许雯说。
多年来,许雯在这里创建了丝路博物馆、英国丝路基金会和英陕丝路会客厅,这些平台不仅成为展示丝路文化的重要窗口,也为中英两国的友好交往搭建了新的桥梁。在许雯的带领下,英国丝路基金会积极为麦克尔斯菲尔德镇与西安等国内的丝路城市搭建沟通合作的桥梁,共同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积极推进东西方民间“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坛的筹备,以此保护和传承丝路文化的瑰宝。
孙前进:陕西“走出去”的步伐更加稳健
作为在日华侨,日本陕西联谊会会长、全日本陕西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孙前进一直密切关注中日关系的发展。
今年两会期间,孙前进作为侨胞代表列席陕西两会,看到了陕西发展的崭新面貌,也感受到了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光明前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了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强化科技创新等议题,这些举措不仅将为陕西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也增强了投资者和市场主体的信心。”
孙前进表示,2024年陕西在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走出去”的步伐更加稳健,国际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人文交流也更加深入。“陕西已经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我们期待看到陕西在全球化浪潮中,迈向更加开放、更加繁荣的未来。”
汪永兴:让陕西文化“香飘”海外
阿根廷中国文化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汪永兴作为海外侨胞列席今年陕西省两会。多年来,汪永兴积极推进中阿文化交流,怀着传播中国文化的担当,先后组织了多场两国文化交流活动,让阿根廷街头出现“中国红”。同时怀着丰富家乡文化及拓展文化视野、让中外文化相融共生的情怀,他付出努力,让中华大地涌现出阿根廷经典文化元素。
汪永兴认为,陕西是文化大省,文旅市场是中国的桥头堡,西安又是国际化大都市,引入一些经典的国际艺术项目,将让陕西这座文化百花园更为繁茂,同时将陕西文化元素融入更多海外优秀艺术作品之中,让陕西文化“香飘”海外。
“未来,我愿为陕西文化发展做点力所能及、锦上添花的事情。”汪永兴说。
雷爱华:讲好中国故事 让世界更爱陕西
今年陕西省两会上,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后,新西兰陕西商会执行会长、新西兰雷神有限公司总经理雷爱华倍感振奋。
雷爱华说,陕西2024年各项数据指标都有更加正向、积极的变化,令人欣喜。报告中提出的未来发展规划和目标,也充分体现了陕西省在新发展阶段的新思路、新举措。
“政协工作报告同样精彩,它全面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展现了政协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这让我深刻感受到政协对于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发挥出的巨大作用。”雷爱华说。
雷爱华表示,陕西如今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作为海外侨胞,他倍加珍惜与感恩,将继续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爱陕西。
党信:为陕西企业开拓市场提供便利
长期在罗马尼亚从事仓储物流业的罗马尼亚陕西商会会长、罗马尼亚ECOWAYSRL公司总经理党信,对陕西航空产业和中欧班列的发展有着深刻体会。
“自从2024年中欧班列南线通车运营以来,陕西在中欧班列线路中的节点作用大大提升。西安至中亚五国以及数条至欧洲的国际航线开通,也使陕西的陆港和空港规模进一步扩大,吞吐能力大幅增加。陕西对外开放的洲际交通硬件设施较以前有了质的飞跃。”党信说。
在他看来,交通设施的完善,正在吸引各方的投资涌入陕西。“罗马尼亚是中欧班列南线经过的枢纽国家,也是欧盟的东大门,是陕西企业进入欧盟的桥头堡。”党信表示,他将利用好罗马尼亚陕西商会这个平台,为陕西企业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为陕西企业在欧洲开拓市场提供便利,为陕西的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张茶梅:为侨商侨企在陕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列席2025年陕西省两会的海外侨胞,我深感荣幸,也深受触动。”美国陕西海外侨商联合会执行会长、陕西秦埔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张茶梅说。
张茶梅说:“我要乘着国家过境免签政策的东风,利用好这个机会,向国外的朋友们大力宣传,带动洛杉矶的各类人士前来陕西旅游、考察,领略陕西的独特魅力。”
“我经常会给海外的朋友们推荐陕西经典剧目,许多外国友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张茶梅说。为了提升外籍人员来陕旅游的便利性,促进陕西文旅产业发展,她建议,对来陕旅游的外籍人员推行“一票通”政策,便于其在不同景点间游览,吸引更多国际友人入境来陕自由行。
“此次两会,我还提出有关侨企发展的建议,希望陕西能够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吸引更多海外侨胞来陕创业兴业,为侨商侨企在陕发展保驾护航。”张茶梅说。
田恒昭:让更多海外友人了解陕西
2025年陕西省两会,阿联酋陕西商会暨同乡会会长、迪拜新世纪国际商旅总经理田恒昭首次作为海外侨胞代表列席。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陕西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文化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让我对家乡的发展充满了自豪和期待。”田恒昭说,作为生活在阿联酋的海外侨胞,他深切感受到近年来陕西在对外开放方面成果斐然。“2024年8月,中国侨联主办,陕西省侨联承办的寻根之旅活动,让许多阿联酋华侨子女首次回到陕西,缘聚三秦。在9月举办的第八届丝博会上,阿联酋王室成员到访陕西。这些无不说明陕西正在持续推进对外开放,拥抱世界。”
作为侨胞代表,田恒昭深知自己肩负着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和使命。“我将充分利用和发挥海外侨胞的资源优势,为陕西的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参与陕西的文化交流活动,推动陕西文化走向世界,让更多海外友人真正了解陕西,更爱中国。”
李洹:将文化传出去 把项目请进来
从2019年开始,法国陕西联合会会长、法国唯勤国际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洹多次列席陕西省两会,这项光荣而神圣的使命,让他倍感自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2024年陕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专班推进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依据环境容量调整产业布局,西安、咸阳、渭南空气质量持续向好,这些变化令人欣喜。近年来,我深感陕西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尤其是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展现出蓬勃活力与巨大潜力。”作为绿色低碳行业从业者,多年来,李洹致力于将法国先进的工业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引入中国,做好技术承接的桥梁和纽带工作,助推陕西“双碳”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我将努力在海外宣传陕西,讲好中国故事的陕西篇章,同时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带动更多海外优质项目落地陕西,将文化传出去,把项目请进来,共同为陕西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李洹说。
呼延涛:探索陕西对外开放多元化合作模式
对于近年来陕西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所取得的突出成果,作为陕西籍的华侨,美国华人总商会常务副会长,美国陕西同乡会、美国加州陕西商会执行会长,美国联合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呼延涛深感振奋与自豪。
“近几年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表现令人瞩目,与周边省份和国家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不断加强,陕西自贸试验区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也为对外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呼延涛表示,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陕西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于陕西未来的对外开放之路,呼延涛建议,应继续发挥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节点作用,加强与沿线国家以及欧美等世界强国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探索更加多元化的合作模式。
毕颖华:完善文化IP知识产权保护
今年两会,省侨联侨商会副会长、匈牙利归侨、西安未来彩蛋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毕颖华带来多条关于完善文化IP知识产权保护的多条建议,以此促进文创产业蓬勃发展。
“应提升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并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毕颖华建议,通过多渠道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文化IP知识产权的认识和尊重,同时借助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和透明的特性,应用于版权保护工作中来,从而有效控制和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长期从事于文化IP研发、运营推广工作的毕颖华,曾带领团队以兵马俑形象为灵感来源,自主研发出两个文化IP“秦·EASTQIN”和“壹唐·EASTTANG”,获得了多项省级奖项,“壹唐·长安卫”还成为西安公安的官方形象。“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为IP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通过官方授权,能有效保证衍生IP的真实性、连贯性和统一性。”
作为海外归侨,毕颖华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利用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手段让陕西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有活力、有趣味、有温度,为文化出海、对外贸易保驾护航。
李豪:加快建立省级涉外法律服务(培训)基地
今年两会,侨联界别委员、北京市京师(西安)律师事务所主任、京师律师事务所哈萨克斯坦分所主任李豪提交了关于加快建立省级涉外法律服务(培训)基地的提案。
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涉外企业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的法律问题日益凸显。李豪建议,依托省级涉外法律服务(培训)基地,联合商务、外事、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精准解析中亚五国的投资法规、贸易政策、税收制度及行业技术标准等关键信息。助力企业提前构建法律防线,提升在中亚市场的竞争力与项目落地成功率。
“基地将与国内外著名法学院校、国际权威法律研究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积极邀请中亚五国的资深法律专家及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参与,共同打造高端涉外法律专业培训课程体系。”李豪表示,这将有助于全方位提升陕西省涉外律师的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为陕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一支精锐的涉外法律服务队伍,推动陕西对外合作交流迈向新台阶。”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白仲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