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在采风路上的归侨艺术家黄国强
来源:中国侨网
日期:2024-05-29 17:09:39
5月28日,“黄河之魂”——马来西亚归侨艺术家黄国强回顾展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开幕式结束后,其二女儿黄燕红带着观众们回顾了父亲生前的画作。
“我父亲常带着一瓶墨汁和一支笔就去采风了。”黄燕红说,父亲喜欢去各地采风、速写,不是在采风,就是在采风的路上。展览中展示了许多他关于中国自然风貌、历史文化、传统艺术的写生考察研究之作。
黄国强曾同国画家张仃等跑遍大江南北,远及西北边疆,深入当地生活进行创作。
张仃曾在信中回忆:“我和他及几位同道到京郊房山写生,每天吃公社的大锅饭,爬山头。从九月初到十月下旬,天天这么画,一直到后来冷到都伸不出手来了,我们才回来。国强虽是归侨,也能像北方人一样从不叫苦。后来,我们又一起到南疆写生,仍然每天一同爬山。他能拿出这么多的直接写生作品,就是长期这么辛苦的成绩。”
在贵州省和云南省写生时,苗族、侗族、彝族、哈尼族等其他民族的文化和传统深深吸引了黄国强。这些民族的历史、传说和故事,不同民族间服饰、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为其创作提供了灵感。
黄国强用笔墨描绘了当地人物的神态、服饰和动作,通过浓淡相间的墨色和绚丽多彩的颜色展现各族人民的风情。
黄燕红说,在他的画中既可以看到西方的色彩表达技巧,又可以看到东方的造型和构图。这与他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
黄国强起初学习的是西方油画。在马来西亚麻坡中化中学上学时,由于父亲去世家中困难,时任校长的陈人浩安排其到图书馆中工作。黄国强在图书馆整理资料时看到了很多西洋画册,又受到当时的美术老师叶之威熏陶,对印象派画作颇为感兴趣。其早期作品也多受印象派画风影响。
1954年,黄国强到中国继续深造。先到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学习,后转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
刚接触中国艺术时,黄国强觉得透析不对,解剖不对,对中国艺术“不感冒”。而当时的导师张仃、庞薰琴、张光宇非常注重中国的传统艺术。黄国强在三位导师的带领下,摸索到了中国水墨画的门路,被中国传统艺术的韵味所折服。
后来,黄国强多次到敦煌考察研究,临摹了大量敦煌壁画。以此为基础,黄国强开始摸索如何融合东西方绘画技艺。
“大家在展览中可以看到一枚‘东西求索’的印章。他说他自己就是一个融合体,所以他在创作中也将东西方的艺术特征融合在了一起。”黄燕红说。
在黄国强的学生们眼里,黄国强平时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很威严,但实际上平易近人,常常招呼学生们到家中做客,给学生们做白切鸡等美食。带学生出去采风,也会买当地的食材给大家做饭吃。
“学生们都很喜欢他。所以一有他的展就都愿意来。”回忆父亲生前点滴,黄燕红不禁哽咽道:“父亲走的时候只说了两个字‘回家’,我想这是很多华侨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