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侨的延安记忆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张焕萍

日期:2021-08-30 11:39:34

字号

  苦中有乐、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革命意志,是延安归侨的集体记忆。


  据广东省侨联原副主席吴田夫回忆,延安的生活艰苦,大多数华侨青年都能够逐步适应,刻苦学习,争取进步。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有几位来到延安的华侨青年执意要回海外。组织上多次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但几个人去意已决,组织上只好同意。边区政府特意给他们签发了路条,发了路费。这几位华侨青年经过西安时,被国民党抓进集中营,强迫他们接受特务训练。一个名叫史工的越南华侨青年不愿受训当特务,被迫害致死。后来,其他几位华侨青年在日军进攻时趁乱逃跑,又相继投奔解放区。


  延安时期,不少归侨进入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学校学习。这些学校条件极其艰苦,却成为革命的熔炉,培养造就了包括归侨在内的许多革命干部。大家形象地形容:老百姓的打谷场成了“露天教室”,碧蓝色的天空是教室的“天花板”,空旷的原野是教室的“围墙”,土墩子和石头就是“课椅”,自己的膝盖就是“课桌”。夏天,大家在炎炎烈日下挥汗如雨,认真听课;冬天,在冰天雪地中跺脚搓手,顾不上掸去落在身上的雪花,却没落下一页笔记。


  大家住得更是“热闹”。旧窑洞里仅一个炕、一扇窗户,学员们密密麻麻地一个挨着一个,就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个人翻身,其余几人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跟着“连锁反应”。晚上,一孔窑洞里只有一盏小油灯,大家挤在油灯下自习。交流学习体会或开会时,大家为了节约灯油就不点灯,在一片漆黑中只听人声、不见人面。


  饮食方面,习惯吃大米饭、面包的归侨学生也逐步适应了小米饭。大家笑称小米锅巴是“列宁面包”,小米汤是“革命牛奶”。肉是奢侈品,很少能吃到,“三月不知肉味”是常态。条件虽然艰苦,但归侨学生都甘之如饴。


  抗战期间,海外华侨为边区建设倾囊相助。那时,宋庆龄组织保卫中国同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日宣传和募捐活动,美国华侨积极参与其中。波士顿有一位名叫李兆焕的广东台山籍华侨青年,高举抗日标语牌,向当地华侨和美国民众讲述中国抗日形势和日军的残暴行径,使很多美国人了解了南京大屠杀等日本侵略中国的事实。李兆焕在波士顿的餐馆虽然挣钱不多,却捐款1.7万美元,多次通过宋庆龄主持的保卫中国同盟转赠给抗日军政大学和八路军、新四军。宋庆龄签的收条他一直珍藏着。李兆焕还响应宋庆龄为孩子们捐款捐物的号召,专门捐款给延安中央托儿所。当时,该托儿所也接到了不少美国华侨和国际友人捐赠的药品、玩具、食品和生活用品等。为表示感谢,中央于1942年决定将“延安中央托儿所”改名为“洛杉矶托儿所”。

责任编辑:张晨悦
服务热线:+86-29-87426369   海联在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0

相关推荐

24小時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2024 海联在线

陕ICP备19006396号-1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47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新浪微博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抖音短视频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视频号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