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源于中国 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

来源:人民网 作者:景玥

日期:2019-04-13 23:15:13

字号


“一带一路”源于中国 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


——访埃及前驻华大使马哈穆德·阿莱姆


01.jpg


  说起中国,埃及前驻华大使马哈穆德·阿莱姆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滔滔不绝,他告诉记者:“与中国的故事我能说上三天三夜,在担任驻华大使期间,只看到了中国的冰山一角,但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在中国再待一段时间,没有工作的纷扰,就这样纯粹地去观察、去交流、去享受、去思考、去学习。”


  马哈穆德·阿莱姆在2005年至2009年期间担任埃及驻华大使,曾两次受邀参加中国两会,见证中国筹办北京奥运,也由此感受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变迁。说起近距离参加两会的感受,阿莱姆感慨颇多,他说:“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的大事,是观察中国、读懂中国政治智慧的窗口。在两会上,代表委员齐聚一堂,提出问题、深入探讨、出谋划策,然后在会后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全社会的意愿和诉求,体现了中国有事大家商量的政治体制,这是协商民主的具体实践。”


  “在两会上讨论的各类议题,如教育、经济、环保、反腐、医疗等等,均关乎国计民生,代表委员的每一次讨论也是直指问题的要害。可以看到,中国并不回避问题,而是保持了正视问题的清醒。”他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让大家看到中国未来的发展路径,也为世界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


  毋庸讳言,随着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凸显出来,在谈及中国面对困难的态度时,阿莱姆赞赏不已,他说:“在面对困难时,中国都是沉着冷静、迎难而上,正如中文的‘危机’二字所诠释的那样,危险中藏着机遇,中国就是以这样的辨证态度拥抱挑战,寻找机遇,深化改革。”他接着举例,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国际上也曾对中国的经济表现有着种种担忧,但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用行动向世界交出满意答卷,去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


  “同时,我也感受到中国的越来越开放。让我感触颇深的是在与中国官员和百姓交流的过程中,他们都抱以谦虚和开放的心态向我讨教各类问题,表示出愿意向我学习的强烈意愿,同时也愿意与我分享中国的发展经验。中国人的品质其实就是国家品质的体现。”阿莱姆表示,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很好的证明,它打开了中国和世界共同成长的通道,推动发展中国家脱贫致富,提供新兴国家发展机遇,致力于开创普惠的全球化模式。中国用实际行动消解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以开放胸怀塑造全球化的新格局。


  卸任回国后,阿莱姆一直关注中国的发展,做有关于中国的研究。如今作为埃及交通部部长顾问,他从事着国际合作的相关事宜,很多合作涉及“一带一路”重点工程,他认为,“一带一路”四个字浓缩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智慧,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其吸引,埃及也不例外,在合作过程中,他们不仅着眼于产品,更重要的是学习中国智慧。“‘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所以说它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阿莱姆如是说。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他努力学习中文并广泛阅读有关中国的文献资料。采访接近尾声,他指着身边的电子书告诉记者:“我的电子书里,收藏了大概200本书,其中有一半是关于中国的。很遗憾,在任驻华大使期间,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抽出时间系统学习中文,但现在我补上了这一课,找了老师坚持每周都上中文课,因为我发现在汉字中能读懂中国,如刚才提到的有关于‘危机’的解释,就藏着辩证法。”


  他补充道:“不仅是中文,同时在中国人的待人接物中也能读懂中国,如共享精神,我就在中国人的吃饭方式中找到了答案,中国人一般是大家坐在一起共享美食,这就像极了中国愿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的行动理念,这种精神是其骨子里的,并非刻意为之。”阿莱姆在采访中不止一次地向记者表示了想再回中国长住的愿望,他笑着说:“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中国的召唤,让我有着如此强烈的渴望,想要去感知中国的方方面面。”(景玥)


责任编辑:顾书亮
服务热线:+86-29-87426369   海联在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0

相关推荐

24小時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2024 海联在线

陕ICP备19006396号-1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47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新浪微博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抖音短视频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视频号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