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齐发力 为双循环注入“陕西动能”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王向华 杨晓梅

日期:2022-05-24 09:43:18

字号

  处于“一带一路”重要支点的陕西,主动应变、乘变而上,以中欧班列长安号牵引“轨”上发力,助推形成高效率的“双循环”,为世界透视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打开了一扇窗——


202205240943348432.jpg

  X8155次中欧班列满载货物,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 本报记者 袁景智摄


  5月18日,1300吨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小麦通过长安号运抵西安。这是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以下简称爱菊)2022年第三趟哈萨克斯坦小麦专列。后续还将有小麦专列抵达西安。


  受国际形势影响,爱菊的合作企业增加了哈萨克斯坦粮油收购订单,今年已进口哈萨克斯坦小麦3900吨。爱菊董事长贾合义几乎每天都要与爱菊驻哈萨克斯坦经理方龙飞通电话,询问收购事宜。


  长安号是爱菊粮油产品进口的主要通道。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贾合义一度担心长安号开行受到影响。没想到,长安号逆势上扬,开行列数不降反升。贾合义现在与方龙飞的视频内容变成了如何抓住机遇,稳定拓展爱菊在哈萨克斯坦的业务,增加粮油产品进口量。


  今年前4月,长安号累计开行1061列,运送货物总重达84.6万吨,重箱率100%。


  ■ 不断开拓新线路和站点 全力保障供应链产业链


  4月13日,长安号开通跨里海、黑海海铁联运新线路。这是继长安号经土耳其到欧洲的线路之后,又一条经南线通往欧洲的新线路,可辐射中东欧多个国家。


  新的线路和站点不断开拓,飞驰在亚欧大陆上的长安号正是陕西全力保障供应链、产业链的一个缩影。


  身为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袁小军,不仅见证了“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带来的一个又一个惊喜,更亲历了长安号把许多个“不可能”变成了一个个“可能”。


  “长安号是目前全国运行时效最快、智能化程度最高、辐射范围最广、服务功能最全、综合成本最低的班列。”袁小军说,“如果把长安号目前开行的国际干线在地图上标记出来,一个连接北欧、西欧、南欧、中东欧、中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陆路国际贸易通道网络就清晰可见。”


  从第一个开行西安至波兰斯瓦夫库夫宽轨直达专列到第一个开行跨里海穿越马尔马拉隧道线路,再到第一个开行经圣彼得堡、穆克兰至曼海姆线路……长安号通道网络中的每条“大动脉”、每根“毛细血管”,都是精心考量。


  “能否与陕西的产业链形成互补?是否符合全球产业转移趋势或者满足全球产业布局需求?运输时效能否更快?这些都是开拓一条新线路之前首要考虑的。”袁小军说,如今的长安号,不仅国际干线直通国际贸易热点地区,国内“+西欧”线路也可直达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等主要货源地。目前,在全国60多个城市开行的中欧班列中,长安号成为最快避开拥堵路段的班列。


  站点的不断增加,让陕西乃至周边省市深耕国际市场的企业有了更多选择。


  “今年本地货源占比从原来的30%提升到50%以上。一个重要原因是外地企业落户西安发展,外地货源‘转化’成了本地货源。”西安国际港站副站长张宏伟说。


  疫情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中欧班列作为开拓海外市场的物流首选。截至目前,东南沿海300余家外贸类企业、300余家物流企业已落户西安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中国五矿集团等央企齐聚西安,马士基、美国安博、普洛斯等国外行业龙头相继与西安本地企业合作。


  ■ 物流通道高效畅通 良好营商环境加速产业聚集


  一条条高效畅通的物流通道营造出良好的营商环境,赋能企业海内外战略布局,不断创造出发展新机遇,带动产业聚集和产能转移,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向纵深。


  “近期,甘肃、宁夏、四川等地的企业也相继和我们达成了采购意向。”贾合义说,“我们有哈萨克斯坦150万亩种植基地和加工物流园做保障,能确保粮油产品收购质量、数量和供应时效。”


  西安国际港中林产业园是中国林业集团(以下简称中林集团)在内陆地区布局的第一个点。中林集团计划将其打造成一个国际木材加工交易中心。


  “希望借助西安的区位优势和长安号的通道优势,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中林集团所属中国林场集团副总经理屈永军日前在西安国际港中林产业园项目开工时说。


  该项目自去年开工后,张宏伟就一直积极跟进项目建设。2月底,因疫情影响而暂停的工地重启,张宏伟一直忙于协调、安排项目施工前期工作。“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张宏伟说,“建成投运后,有望3年内达到货物装载量超过100万立方米,产值达到100亿元,入驻企业100家。”


  赶进度的不止中林集团一家。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中国五矿集团、山东港口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加快推进在陕西西安投资建设项目进度。这些项目涉及全产业链,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陕西最大的优势在于构筑起一条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参与长安号关联的多个项目的招引,袁小军对这一点感受深刻。


  如今,在这里,跨境电商、多式联运等新业态、新模式落地生根,蓬勃发展:日韩货物通过海铁联运在西安中转集结开拓第三方市场;汉中西乡茶叶搭乘长安号首次走出国门飘香海外;西安国际港站钢铁加工中心实现就地加工钢材打包发运,节省企业物流成本……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连通亚欧大陆、辐射全国,集散中转货物的枢纽作用正在日益显现。前4月,陕西进出口贸易总值1532.1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我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301亿元,同比增长38.4%。


  “今年,陕西将强化土地、资金、人才培育等综合保障打造临港产业集群,优化长安号开行线路和海外仓等境外网点布局,完善金融和商事法律服务体系,加大启运港退税、多式联运等政策支持力度,加速陕西融入双循环。” 陕西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 从“站到站”到“一对一”“仓到仓”


  4月1日,西安国际港站揭牌启用满一周年。16条到发线、2条调车线、26条货物线、4条集装箱中心站配置装卸线和15台门吊,集装箱年吞吐量最高可达90万标箱,运输能力比2013年提升了280.37%……这个从前仅能办理列车会让、没有货场、不能办理货运业务的四等小站,如今已变身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国际物流枢纽中心站。


  “我们充分发挥西安国际港站战略通道作用,打造陆港型多式联运铁路物流枢纽,加速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张宏伟说。


  从 “公交化”开行长安号,到加密“+西欧”线路,再到开展铁铁、空铁、海铁等多式联运业务,开行中老铁路国际货运班列……陕西铁路货运通道越拓越宽。截至目前,西安国际港站已形成与青岛、宁波、上海、厦门等主要港口城市“牵手”的外环沿海线和与襄阳、徐州、洛阳等中部腹地城市连接的内环节点线,辐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等主要货源地,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的货物在这里集散分拨。


  从原来的“站到站”服务扩展为“一对一”“仓到仓”精准服务,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不断探索运营新形态,降低物流成本、优化作业流程、提升通关效率,并联合海关、西安国际港务区积极探索高效、便捷的国内外货源集结和分拨方式,使得陕西铁路货运量创新高。截至4月25日,今年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已累计发送货物突破1亿吨,同比增加1785万吨,同比增长21.4%,货运增量和增幅均居全国第一。


  铁路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陕西着力把铁路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新支撑,助力构建双循环。


  当前,西十、西康、西延高铁加速建设,延榆鄂高铁加速推进,陕西“米”字形高铁骨架网即将建成。


责任编辑:张晨悦
服务热线:+86-29-87426369   海联在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0
关键词 >> 一带一路

相关推荐

24小時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2024 海联在线

陕ICP备19006396号-1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47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新浪微博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抖音短视频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视频号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