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造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陕西日报
日期:2021-06-28 15:38:26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考察时指出,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创新创造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1年5月26日,工人在陕汽控股总装生产线上作业。 本报资料照片 袁景智摄
2020年11月13日,包括西安光机所科研人员在内的部分参加“奋斗者”号海试的队员进行“沧海号”着陆器布放。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指出“陕西正处在追赶超越阶段”,要求“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几年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弘扬延安精神,埋头苦干,砥砺奋进,各项事业呈现出新气象新作为。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本报围绕“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自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这是三秦大地创新潜能加速释放、成果“井喷”的新时代——神舟飞天、“嫦娥”探月、北斗组网、珠峰“测高”……在科技创新领域,陕西大显身手,引领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季度,新产业主体高速增长,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新登记企业分别增长13.7倍、2.6倍、1.3倍;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总值占到GDP的12.1%,同比增长21.3%,两年平均增长11.4%;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在14%左右。
这是“赳赳老秦”把科技创新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的好时代——加快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发布“追光计划”、成立国内首个碳中和学院、建设丝路科学城……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陕西奋发有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科技创新工作十分关心,2015年来陕考察时强调“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前列”,2020年来陕考察时要求“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这是清晰的指引,是明确的方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为“轴”,在提升综合创新实力、深化“两链”融合、加快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眼下,创新的浪潮不断奔涌,正驱动着陕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底气足
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征程。
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参研单位,此次发射任务中,西安光机所提供了多台(套)箭载摄像装置、星敏感器光学系统、高速光学测量设备。当天,央视直播时展示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地球同框的震撼画面,就是由西安光机所研制的载人飞船舱外摄像装置拍摄到的。
“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所里考察调研,他强调,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极大增强了我们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西安光机所所长马彩文说。
近年来,西安光机所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的系列高性能条纹相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飞秒时间尺度物理量获取能力的国家。在“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重大科学探测任务中,西安光机所作出重要贡献,同时将超快光子学理论成果创新应用于光子制造,为我国自主研发大飞机国产先进航空发动机等提供核心技术与装备。
西安光机所只是陕西深入挖掘、利用丰富科教资源,加快科技创新、提升综合科技创新实力的一个缩影:
——高校百余所,科研机构上千家,学科体系完备,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突破170万人;
——现有两院院士66人、研发人员16.76万人、专业技术人才206万人,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增材制造、生物育种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突出“从0到1”的原始创新,聚焦重点产业“卡脖子”技术问题开展攻坚,2017年以来,在陕科研单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近100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资金数量保持在全国第一梯队;
——相关科研单位研制的大推力航天发动机、箭载计算机、大尺寸钛合金结构件等,为我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全球组网、C919大飞机等重大工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2020年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758.95亿元,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增长到68.39%,主要科技创新指标均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十三五”期间,部署实施896个省级重点产业链创新项目和6个省科技重大专项34个重点课题,解决19项“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空白11项。
如今,创新已经成为陕西的新名片,高质量发展的底气越来越足。
活力强
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令陕汽汽车工程研究院商用汽车研究所副所长文雪峰没想到的是,截至6月15日,陕汽全新一代产品德龙X6000已经接到2000多单订单,刷新了业内推出新产品的接单速度,实现“爆单”。
一项产品的研发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在需求不断提升、产品快速迭代的重卡市场,陕汽摒弃了被动跟随模仿的产品开发策略,建立了基于“关注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客户运营全过程”的正向研发体系。经过10年磨砺,2020年11月11日,陕汽推出了可实现无人驾驶的全新技术产品平台德龙X6000。
“正向研发能最大程度保证产品性能和客户需求的契合度。”文雪峰说,在前期市场调研中,陕汽梳理了11万条客户需求,对产品性能、价格、服务、舒适性等因素进行排序,并转换为整车研发功能清单,为产品研发提供了明确指标。
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通过整车、高效动力总成等专有技术,德龙X6000不仅在行业内实现了百公里油耗最低、制动距离最短,还达到了正常工况下车内噪声最低。同时,通过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平台,陕汽拿到了国内第一张在公开道路上自动驾驶卡车测试牌照。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陕汽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整车企业的龙头引领作用,加速在陕布局产业链——引入万向蓝通传动轴等国内外领先的零部件和专用车企业来陕布局,自主引进项目29个,投资总额近120亿元;2020年自主投资项目31个,总投资10.4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项目70个,总投资77.93亿元。
聚焦“两链”融合,构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陕西开展集中攻关,着力打通产业链的“痛点”和创新链的“堵点”,为产业和产品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持续赋能。
——启动“两链”融合科技行动,深入实施“1155”创新工程,组建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杨凌种业创新中心等行业共性平台,在先进稀有金属材料、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陕西正在加紧布局;
——支持企业建设研发平台,陕西获批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和4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布局建设11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05个企业技术中心、64个“四主体一联合”研发平台;
——支持行业领军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首批4家创新联合体获正式授牌;
——建设中小企业研发服务平台,推动省级以上创新平台面向中小企业技术研发需求开放共享,平台已注册机构431个,注册企业6670家,促成技术研发合同197项,金额1.22亿元;
——推进百项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获批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新建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41个,总数达99个,形成较为完备的技术转移体系;
——实施高新区提质升级工程,实施高新区综合发展评价,设立关中高新区创新发展基金,深化“托管”和“飞地”机制,全省7家国家高新区、17家省级高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GDP比重达29.76%,成为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
创新推动企业引领行业发展,带动产业链变革提升。陕西开辟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活力更强的发展新路。
优势显
激发追赶超越新动能
最近,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孙金菊教授格外忙碌。
经过近3个月的紧张施工,孙金菊教授所在团队与浙江开山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咸新区合作成立的新公司完成了场地装修、设备安装、人员招聘等工作,即将投入运营。
“新公司主营‘低温液体膨胀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销售业务。”孙金菊介绍,目前,国内正在运行的低温空分、天然气液化等装置完成节能改造需要的液体膨胀机市场规模超10亿元。新公司投产后,预计可占市场份额的90%左右。
3月30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大会在西咸新区召开。低温液体膨胀机项目正是大会上签约落地的20个项目之一。
“我省启动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着力打造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主任刘鑫说,除了低温液体膨胀机项目,电磁脉冲成形技术、凯辉基金、卡斯柯智能列控研发中心等12个项目均已入驻投运或即将揭牌,这充分展现了秦创原建设的“西咸速度”。
作为陕西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秦创原的启动建设,旨在进一步发挥全省科教优势,集聚创新资源,促进科技、金融、产业、人才有机结合,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产业化步伐。
以建设秦创原为重要抓手,陕西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发布了《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政策包(总窗口)》。其中,涉及科技人才、成果转化、企业创新、科研平台、服务体系等5大类70条具体措施,明确提出,到2023年,在重点领域建设50个以上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及其他新型研发机构;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000项以上,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达到2000家;创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建成双创服务平台30个以上,创新基金规模超过100亿元,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00亿元等。
打通科技优势与经济发展转化的“堵点”,真正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秦创原正在为新时代陕西实现追赶超越提供新动能。
——6月5日,西咸新区集中开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项目32个,包括科创载体、创新驱动、基础配套等,总投资达448.2亿元;
——今年以来,西咸新区共新增科技型企业76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5个,新引入孵化器6家、中介服务机构28个,新增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28家;
——西安交大积极与驻陕央企、院所及省内企业洽谈合作,校企联合梳理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需求116项,其中85项初步匹配了“揭榜挂帅”团队,28项已经着手准备开展联合攻关。
……
“我们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加速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为主线,以项目和平台为抓手,以人才建设和机制创新为突破,把秦创原建设成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孙科说。
立足新阶段,构建新格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追赶超越,最重要的依托和最大的潜力在创新。
以梦为马,创新路上,陕西正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