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创原:打造陕西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
来源:陕西日报
日期:2022-03-28 11:17:17
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2.30%、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同比增长38.67%、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33.23%……陕西创新发展亮点纷呈,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成效明显。
自2021年3月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启动以来,陕西举全省之力围绕加快把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开展了一系列探索试验。
深化改革 为创新者撑腰
2021年,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教师李占科迈出了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一大步。2021年9月,李占科团队的消防特种无人机项目正式转化并落地西咸新区秦创原总窗口。
陕西创新优势明显,但是科技存量资源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薄弱及转化体制机制不畅的问题仍然存在。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中,陕西首先从“人才”和“机制”两方面破题。
以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为试点,陕西开展了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改革,着力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障碍。
“成果转化中,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我们团队以专利作价600万元入股,负责公司的运营和发展。同时,学校在持股比例、职称评定等方面对我们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政策倾斜。”李占科介绍。2021年,西北工业大学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数量同比增长75%。
2021年6月7日,陕西首批揭榜挂帅课题榜单发布,面向全国公开征集解决方案和承担单位。“发榜者”即技术需求方为陕西7家创新型领军企业。
这标志着陕西深化科研项目管理改革迈出新的步伐。“推进创新攻关揭榜挂帅体制机制改革”被明确写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陕西试行科研项目领衔专家制、“揭榜挂帅”、“赛马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企业行业技术创新平台,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截至目前,陕西已发布四批揭榜挂帅项目榜单,涉及20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多所高校、科研单位参与其中。
改革探索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保驾护航”。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启动伊始,陕西发布“政策包”,涵盖了科技人才、成果转化、企业创新、科研平台、服务体系等5大类共70条措施。随着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加快,全省各市、创新主体、平台园区制定了相应的协同推进政策,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全社会协同的“1+N”政策体系。
“两链”融合 科技和产业共舞
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政策和资源加持下,西安赛隆实现了快速发展:企业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电子束3D打印设备和国内唯一的3D打印金属粉末制备装置,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达到90%以上;高品质金属粉末粉床电子束3D打印技术与装备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带动陕西3D打印设备与产品开发再上新台阶。
西安赛隆是陕西增材制造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之一。2021年,陕西明确了包括增材制造产业链在内的23条重点产业链。针对科技资源富集而产业发展不强的现实,陕西把推动“两链”深度融合作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重中之重。
随着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启动,“两链”融合科技行动在全省展开。2021年,陕西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0余项,并首次与科技部联合组织实施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省联动专项。省科技厅梳理凝练了29个重点领域2662项关键核心技术需求,部署实施8个科技重大专项和272个重点产业链创新项目。
围绕促进“两链”深度融合的新型研发平台的探索也在进行。
2021年3月30日,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大会上,陕西启动了先进稀有金属材料、光子产业、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档数控机床等首批4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工作,赋予他们在共性技术研发、行业开放共享、企业孵化培育、人才引进培养、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开展探索试验。
其中,先进稀有金属材料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牵头单位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被省委、省政府定位为“新型科研机构”,成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示范点。截至目前,该院已成功孵化39个公司,其中有3个上市公司和4个新三板挂牌公司,实现了高质量的“两链”融合发展。
协同联动 释放创新潜能
2021年初,西安交通大学李洋教授带着一项名为“非粮生物质一体化制氢及储氢”的项目先后对接了多家单位,希望得到支持,开展中试生产,均未能如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启动后,该项目得到春种基金青睐;在秦创原路演平台展示时,该项目又获得另外一家机构跟投,最终得到了两家机构的联投。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启动以来,科技成果在陕西快速就地转化,科技型企业培育孵化提质增效。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离不开创新资源的协同联动。
路演平台就是让创新资源充分对接的一个尝试。按照“秦创驿站”“每周发布”和“月度专场”三种形式,陕西打造了“三级跳台”式的常态化路演平台。截至目前,全省举办各类路演活动130多场,推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000余项,辅导路演680余项,300余家投资机构参与,130多个项目和团队完成融资,规模超13亿元。
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协同联动不断深入,一批产业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截至目前,陕西建设19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余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84个“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
秦创原总窗口的服务能力不断向各地辐射:宝鸡市以“一把手带头进高校,院士宝鸡行、企业老总院校行、专家企业行”活动创新校地合作模式;商洛市探索“飞地创新、离岸孵化、回迁发展”模式,在秦创原总窗口布局建设约4万平方米的空间载体;铜川市设立2亿元的高新科技成果创业投资基金,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挂牌成立的铜川创新谷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