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对外传播是中华民族每一分子共同的责任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于洪君

日期:2020-12-31 09:07:31

字号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作过多次论述和指示,为我们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大变局的新形势下,深入开展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扩大中外人文交流合作,塑造中华民族良好形象,指明了工作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目前,国际舆论场上的斗争形势非常复杂,我们应积极发掘各种资源和潜能,持之以恒地做好中华优秀文化与中国政治理念对外传播,锲而不舍地塑造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的良好形象,精益求精地做好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建设性互动这篇大文章。


  做好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政策理念的对外传播,是塑造我们党和国家良好形象、占领国际舆论斗争制高点的战略需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人民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凭借优秀的集体主义传统和甘于奉献的自我牺牲精神,铸成了抵御新冠肺炎疫情的钢铁长城,在疫情阻击战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复兴战中夺取了重大的战略性成果。但西方一些国家非但不认可中国人民在抗疫斗争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格和优良传统,反而不断抹黑我们的抗疫措施,否定我国抗疫经验的普遍意义和历史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全社会行动起来,大张旗鼓地对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和优良品格,旗帜鲜明地宣示中国的制度优势与基本特点,理直气壮地阐述中国理念及其实践的时代价值,已经变得刻不容缓。这是打好国际舆情争夺战,抢占舆论斗争制高点,让国际社会客观理性地认知和接受加速崛起的社会主义中国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每一分子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


  做好中华优秀文化与中国政策理念对外传播,是引领人类文明互通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良性互动,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主旋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大力呼吁世界各国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全党全社会积极对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宣介中国发展变化伟大成就,用海外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地“活起来”“热起来”,就是要让拥有辉煌历史的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互通互鉴的历史新时代,在不同文明相互碰撞激荡又彼此牵动影响的世界大变局中,在精神道德层面最大范围地实现自我展示,在政治文化领域最大限度地作出独特奉献。这是东方社会主义大国和平崛起后,参与并引导现代人类文明互通互鉴必须担负的历史责任,也是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我们坚持开展对外文化传播、经验传播、理念传播的关键所在。


  做好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政策理念对外传播,必须结合自身优势和固有特点,在树立和塑造国家良好形象上多下功夫。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了遵循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建立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极端重要性。参与对外传播工作、承担对外传播任务的每个单位、每个团体、每个社会组织,都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整合好自己所拥有的内外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力量,探索并创造既符合形势任务要求,又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并且能为外部世界认可和接受,特别是能使各国年轻一辈心悦诚服的传播方式和手段。驻外机构、高等院校、文化团体、大众传媒和各类智库作为对外传播的重要基地、交流机构与合作平台,应充分发挥国家主力军团的核心作用。要妥善解决并处理好深耕细作与重点经略的关系、发扬传统与开拓创新的关系、文化传播与理念诠释的关系,以及传播中华文化中国理念与借鉴他山之石汲取其他文明成果的关系。


  做好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政策理念对外传播,要服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和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需要。对外传播中国文化与中国理念,要坚持在对外传播中以文化人、以理服人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当前形势下,要把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中国现代文化放在首要位置,坚持多种文化形式和文化风格统筹兼顾。要把正面阐述和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现代化发展成就与治理理念、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思想等现代政治文化要素,潜移默化地融会贯通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去。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彰显中华文化和中国理念的先进性、普适性、包容性、开放性与建设性。在建立和发展海外文化传播基地、巩固并加强人文合作设施的过程中,借鉴和实践我们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倡导和遵循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要使国内国外两种传播资源、两种传播方式以及两类传播规则,有机地统一起来。同时也要努力研究并处理好合法合规、适情适度、相互尊重、彼此体谅等国际传播活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作者于洪君,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


责任编辑:顾书亮
服务热线:+86-29-87426369   海联在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0
关键词 >> 对外传播

相关推荐

24小時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2024 海联在线

陕ICP备19006396号-1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47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新浪微博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抖音短视频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视频号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