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币结算增进中外贸易互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林子涵

日期:2024-06-12 09:09:28

字号

  不久前,一架由印度尼西亚方面租赁的中国国产飞机抵达雅加达。这项交易使用人民币支付租金,是国产飞机的首单人民币跨境结算交易。


  这是本币结算合作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与更多贸易伙伴达成协议、强化本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中的使用,中外跨境交易有望享受更多便利,双边与区域贸易投资合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币结算合作取得进展


  近段时间,中国与多个国家就加强金融合作、拓展经贸往来展开探讨,在推动本币结算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方与埃及日前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关于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提到,双方加强金融合作,续签本币互换协议;同时提及,探讨用两国本币进行贸易结算。美联社报道称,双方签署的联合声明及多项合作文件,表明中埃持续深化合作。


  印度《商业前线报》网站近日关注到,中国与马尔代夫目前正在推进本币结算合作,商讨以本币支付进口商品的款项。马尔代夫经济发展部长穆罕默德·赛义德表示,马尔代夫每年从中国进口价值约7.2亿美元的商品,双方有望在以人民币进行进口付款结算方面展开合作。


  另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网站报道,中国人民银行与泰国银行签署关于促进双边本币交易合作框架的谅解备忘录,推进双边本币交易合作。中国与泰国在农业、旅游业、制造业及科技等领域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推动双方寻求便捷可靠的支付结算新方式。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蔡庆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币结算顺应了中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贸易增长的趋势,反映了日益增长的贸易需要。


  “中国当前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中国连续多年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经贸往来密切,中国经济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深度绑定,为推动本币结算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与现实需求。”蔡庆丰说。


  围绕双边本币结算安排,中国与相关国家携手合作,近年来已取得丰硕成果。202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和印度尼西亚银行宣布启动中印尼本币结算合作框架。印度尼西亚成为继越南、老挝、俄罗斯等9国之后,又一个与中国建立双边本币结算协议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2023年年初,中国与巴西签署在巴西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巴西宣布将与中国使用本币进行双边贸易结算。此外,2023年3月,中法企业完成首单液化天然气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2023年4月,阿根廷政府宣布将使用人民币结算从中国进口商品贸易。


  “本币结算以经贸往来需求为支撑,是符合双方经济利益的互惠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邹静娴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有密切的经贸往来,贸易需求为中外推进本币结算合作提供了扎实根基。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专家表示,采用本币结算有多项优势。


  “以美元为结算货币的汇兑模式,增加了货币兑换的中间环节,不可避免地带来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采用本币结算可以简化汇兑流程,降低交易的经济和时间成本,为跨境贸易提供便利。同时,本币结算有利于规避美元币值波动带来的汇率风险,减少汇兑损失,缓解外汇储备压力。得益于交易流程简化,本币结算还有助于加快资金周转,促进跨境投资。”蔡庆丰说。


  “采用本币结算将鼓励巴西企业积极参与中国产业链,特别是在电动汽车、清洁能源、生物技术、精准农业等领域。”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经济与国际研究所主任马科斯·皮雷斯谈及巴中本币结算合作时表示,从金融角度看,使用本币结算可以创造大量雷亚尔和人民币资本,带动直接投资。


  “促进结算货币的多元化,提升双边本币结算占比,有利于提高相关国家的资金流动性,降低汇率波动风险,稳定市场参与者预期,促进双边经贸往来。”邹静娴说。


  在中外推进本币结算合作过程中,人民币凭借优势获得多方青睐。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3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52.3万亿元,同比增长24.2%。其中,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占同期货物贸易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比重为25%,较2022年上升7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末,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范围覆盖全球182个国家和地区。


  邹静娴表示,人民币具备良好的国际信誉。中国的综合实力、负责任的货币政策、稳定的经济增长以及充足的外汇储备等诸多因素是让其他国家接受并使用人民币的“定心丸”。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抗风险能力继续增强,在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冲突等短期风险因素下,人民币在长期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蔡庆丰说,对相关国家而言,在跨境贸易结算中选择人民币,有助于减轻汇率波动影响,降低结算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和安全性。


  释放互惠合作潜力


  专家表示,尽管当前本币结算的使用规模尚不及美元等货币,但中国与贸易伙伴在相关领域有广阔合作空间。


  “一种货币被广泛用于结算、清算,离不开高效的支付体系。当前,中国在移动支付、数字货币等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邹静娴提到,除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中国人民银行参与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正在积极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该项目一旦获得推广,有望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跨境贸易、投资活动中的作用,吸引更多国家与中国达成本币结算合作协议,加强本币结算的网络效应。


  “从长期来看,本币结算合作的影响十分深远。”马科斯·皮雷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越来越多国家与中国达成本币结算合作,全球贸易和投资形势将发生改变。


  蔡庆丰表示,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推进本币结算合作,有利于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发展,强化相关国家与地区的金融经济自主,降低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活动对美元的依赖,减少美联储货币政策与汇率风险对国际经济基本面的负面冲击,进而降低国际经济的系统风险、提升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对于大宗商品贸易国而言,推进本币结算有助于提升在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方面的话语权,提升国际影响力。”邹静娴表示,新能源领域有望成为本币结算未来的应用方向之一。


  “中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本币结算合作,将进一步释放全球经济的贸易投资潜力。”蔡庆丰说,推进本币结算合作,将为中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相关贸易和投资往来持续创造有利条件,加强中国与相关区域经济联系,推动区域内投资贸易便利化。同时也有利于各方共同应对汇率风险、抵御国际市场外部冲击、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张晨悦
服务热线:+86-29-87426369   海联在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0

相关推荐

24小時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2024 海联在线

陕ICP备19006396号-1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47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新浪微博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抖音短视频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视频号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