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文创凝聚合力弘扬中华文化 中西艺术多元交流香港连线全球
来源:大公报
日期:2021-03-10 10:36:15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提升香港软实力,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那么,提升“文化软实力”,香港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加强着力?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会给香港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对于这些问题,大公报9日对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会场外的香港文艺界人士、业界专家,以及地方政府机构负责人进行采访。他们均表示,在国家顶层设计下,香港有望打造成一座中华圈独具魅力的“文化高地”,期盼与北京形成呼应,京港联手共推中华文化IP更好地走向全球。
提升文化自信 讲好香港故事
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的大都市,香港的文化艺术氛围本就比较浓厚、多元。那么,在你看来,距离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目前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补强?
李国兴:香港要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需要提高对中华文化的重视程度,尤其香港文艺界也需要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文化艺术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有文化自觉,才能把中华文化推广出去。我认为香港文艺界还需要更多了解当代历史,明白自己所处历史定位,结合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讲好香港的故事。只有将文化作品和国家发展的历史背景融合,才能做出更有深度和影响力的作品。
叶逊谦:欲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首先需要加强人才培养。这种人才是那种对内地和香港都相对了解、对文化和科技都相对熟悉的复合型人才。因为文化产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它不是靠资金、技术就能拚出来,而是需要人的创意和灵感。因此,香港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一定要着力吸引年轻人参与其中。
摆脱“野蛮生长” 雕琢叫座精品
在繁荣文化产业、建设文化交流中心的过程中,你认为,特区政府、香港文艺界,分别应该有怎样的作为?
梁家僖:事实上,在香港有很多才华横溢的文化人,但香港的问题在于有专业缺产业,有人才但是却缺少那种产业思维和长远眼光。现在国家做出了支持香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顶层设计,那麽香港就应该抓紧动起来,比如可以由香港和内地联合成立一个工作组,广泛汇聚行业专家,对发展文化产业进行深入调研。众所周知,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北京和香港应该提前绸缪,加强彼此在文化领域的互联互通,让南北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把中华文化这个总IP发扬到全球各地。
李国兴:香港特区政府应加强文化统筹。香港文艺界过去处于“野蛮生长”状态,缺乏一以贯之的长期文化政策。现时香港特区政府也没有负责文化工作的政策局,只是下沉到康文署等业务部门,仅仅负责落实指引、推进项目,缺乏统筹和创新。建议指导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成立文化局,或者纳入创新及科技局,更名为创新科技与创意文化局,全面负责制定文化政策,促进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虽然香港政府近年拿出了不少资金鼓励文化发展,但比较零散,我认为应该集中力量做一批叫好又叫座的精品项目,重振声威。
搭建交流平台 加深情感互融
近年来,内地文艺市场愈益繁荣,特别是影视、文创等产业都呈现勃勃生机。在香港发展文艺产业、打造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过程中,可以与内地开展哪些方面的合作?
吴为山:中国美术馆将不遗余力地积极支持香港,用我们的典藏资源、研究资源等,支持他们搭建好文化交流中心这样的平台,同时积极支持台湾、澳门美术的发展,中华文化一家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美术馆已经与香港中文大学、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将在各个方面展开长期交流,加强港澳与内地机构间的凝聚合力。这种交流是一种情感的互融,将促进美的创造。
李国兴:越来越多香港电影人进入内地发展,香港演艺行业和内地已有长期的合作经验。香港有一班非常老练、专业并与国际接轨的电影人才,和内地庞大的电影市场可谓相辅相成。两地在影视合作方面已经非常密切。相信未来两地在影视行业的合作会越来越顺畅。
梁家僖:内地拥有广阔的文创市场,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引领下,一定会带动起新的发展热潮。香港和内地应该共同深挖中华文化底蕴,打造更多有灵魂又响亮的原创IP。再借由香港这个国际化平台,把我们的文创产品介绍到全球。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香港与内地的合作可以说是天然的,是注定的。内地的优势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有深度,香港的优势在于对文化IP的传播更有条件。
港故宫博物馆 展现民族之美
明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就将正式向公众开放,这也将成为香港一座文化地标。在你看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开放,对于香港文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于香港建成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会产生哪些深远的积极影响?
吴为山: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是非常必要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由于香港的特区优势,建设好、发展好、使用好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广泛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应当讲,香港很多艺术家都富有创新精神,而且卓有成就。香港也有不少艺术家是从内地过去的,在那里,他们很好地与香港特区文化紧密结合,并且颇有成就。像丁衍庸、文楼、萧晖荣等艺术家,都是积极用自己的艺术来表现民族的美,表现中国与世界沟通融会的美。所以,整个香港的美术界呈现出万千气象。
梁家僖: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正式开放,可以视作香港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开元之年。对于香港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而言,这绝对是一个历史大事件,它必将对香港文艺事业的发展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伫立,就标志着香港又迈上了文艺事业的新高地。
推进知产保护 助力国际合作
倡导文化的创新发展,尊重知识产权至关重要。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设,广东将如何推进大湾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麦教猛:广东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全面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国际品牌,布局建设更多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积极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知识产权合作中心。
善用网络载体 引起青年共鸣
文化的交流可能彼此欣赏,互相交融,也可能产生碰撞,彼此不解。那麽,作为东西方文化的重要交汇点,你认为,香港应该如何扮演好“文化大熔炉”的角色,让各种文化都能在这片土地上美美与共?
叶逊谦:我们一直说香港要扮演好“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其实这一角色绝不仅指经济层面的“连通阀”,它还包括文化层面的“接线员”;它不仅是一种让大家汇聚在一起的功能,更应该发挥出增进文化理解、助力文化认同的作用。在香港这片土地上,一直是文化多元、兼容并蓄的,那麽,如果仅仅是能够涵养这样一种文化生态,还不足以建构一处“文化高地”,香港应该从特区政府、行业组织、从业人员等各个层面,扮演好“组织方”与“召集人”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呈现出应有的“文化气度”。
李国兴:现在网络传播等新媒体渠道非常发达,香港电影文化除了能在传统院线上映外,还可以考虑透过网络电影等新载体传播,讲好中华文化故事,让更多年轻人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