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经验与启示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陈文玲

日期:2023-09-22 18:39:12

字号

  千百年来,古丝绸之路的文明之光始终熠熠生辉。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唤起了历史记忆,赋予古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十年来,参与其中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越来越认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越来越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总结共建“一带一路”十年取得的重要经验与启示,对于进一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能否探索一条超越西方狭隘的经济全球化之路,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走到了关键当口。是坚持合作与融合,还是走向分裂与对抗?是携手维护和平稳定,还是滑向‘新冷战’的深渊?是在开放包容中走向繁荣,还是在霸道霸凌中陷入萧条?是在交流与互鉴中增进互信,还是让傲慢与偏见蒙蔽良知?历史的钟摆朝向何方,取决于我们的抉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正在并将继续回答这些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


  实践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符合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群众渴望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家园的憧憬和期待,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将激励更多国家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并从并肩前行国家的发展中获取前进力量。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种子正成长为参天大树,结出了累累硕果。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为各国开创出一条通往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


  推动搭建互联互通的有效平台


  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共同努力探索联通和交融的历史。在共建国家的共同推动下,经过十年努力,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搭建互联互通的有效平台,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世界银行有研究报告指出,若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部得以实施,到2030年,每年将有望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的收益,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3%。


  十年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统筹谋划的基础上,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一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拔地而起,中国对外投资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和对外援助的项目覆盖所有共建国。


  2013年至2022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增加至2.07万亿美元,翻了一番,年均增长8%。2022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规模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2.9%。中国与共建国携手建设了一大批陆海空互联互通重大项目,打通了一些国家长久以来困扰经济发展的堵点,为各国加强互联互通、构建高效畅通的全球大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始终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同各方一道完善“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机制,同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50多份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与31个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一大批绿色务实合作项目落地生根。绿色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能源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与成效。


  促进文明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共建“一带一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体现了各方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产生了共振式巨大能量。


  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在漫长的历史中,与相关国家共同书写了丝路画卷,符合构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有利于各国在开放合作中实现共同增长与共同繁荣。据世界银行预计,到2030年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有助于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共建“一带一路”既有利于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又能吸引全球优质资源到我国来参加现代化建设。在推进高质量“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完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既能使我国产业“走出去”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又能使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形成新的产业布局,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在大国竞争博弈加剧、多边贸易体制有待加强的背景下,我国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沿边开放步伐,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伴随多层次的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服务贸易、采购贸易、口岸贸易和跨境电商等迅速发展,进而推动通道经济、口岸经济、枢纽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共建“一带一路”造福了共建国家、地区和人民,对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重大贡献。例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大部分成员国已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加深了RCEP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在相互开放中,中国与东盟进一步深化多边贸易投资机制,持续向周边国家和地区释放经贸合作红利,推动了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进入21世纪,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大部分处于工业化初中级阶段,共建“一带一路”为这些国家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提供了新契机。随着商品、服务、信息、资本、技术和人才在共建国家之间的共享、流动和重新组合,各国可以利用各自比较优势,着眼于科技研究与运用、高技术产品研发与转化,不断以创新驱动发展。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中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


  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从愿景到行动,从大写意到工笔画,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我国在2017年、2019年召开了第一届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领导人、企业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形成了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成果。2023年10月将在北京召开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是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不管处于何种政治体制、地域环境、发展阶段、文化背景,都可以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共商共建共享,实现合作共赢。尽管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但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抓住战略机遇,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国内和国际、统筹合作和斗争、统筹存量和增量、统筹整体和重点,积极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十年扬帆再起航。共建“一带一路”给全世界筑就了一条通向合作共赢、全球共同发展的道路。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总结经验、擘画蓝图,引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向前发展,铺就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绘就绿色发展的亮丽画卷,书写国家互利共赢、人民相知相亲、文明互学互鉴的丝路时代新篇。(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责任编辑:张晨悦
服务热线:+86-29-87426369   海联在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0

相关推荐

24小時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2024 海联在线

陕ICP备19006396号-1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47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新浪微博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抖音短视频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视频号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